本文共1923字
2022九合一選舉進入最後白熱化階段,六都市長爭霸各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此役結果不但可能重改藍綠政治版圖,也將視為2024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本報特製作專題,介紹六都市長候選人的重要財經政策。
農委會案會卡張善政選情?急端政見牛肉
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參選以來,就希望以政見作為選戰主軸,過程中雖因農委會案干擾步調,近期已陸續端出政見牛肉。10月20日舉行的「亞洲新矽谷・大桃園善好」市政記者會中,公布對桃園的經濟擘畫願景,盼協助產業升級,「打造亞洲史丹佛新矽谷」,讓桃園成為科技、領先與幸福城市的代名詞。
張善政將桃園的擘劃分成五大方案,經濟上,他認為,桃園的大園、蘆竹、龜山、觀音、新屋、楊梅等地,有許多產業區有持續發展、產業升級的空間。希望參考美國史丹佛產業園帶動矽谷發展的作法,打造出亞洲的史丹佛新矽谷。
「國際產業型態正在重整,桃園有很好的條件,吸引國際科技大廠落腳。」張善政說,亞洲矽谷先前是「點」的概念,未來從「單點」變成楊梅到龜山的一條「科技廊帶」,針對產業土地短缺問題,規劃在桃園增加1,000公頃的產業空間,滿足土地需求。
張善政強調,未來以航空城產業專區為核心,在科技產業廊帶發展數位製造和現代物流等產業,把桃園打造成亞洲最強的全方位科技產業聚落。
他認為,桃園是傳統製造業的大本營,但桃園為數不少青年卻要每天花長時間通勤、赴外縣市工作。為了把產業與機會留下來,讓桃園年輕人在家鄉上班,張善政提出產業升級的「三個Plus+」,包含科技、設計與永續(ESG)
「科技+」政策包括四大範疇:「增加新科技服務業」、「加速產業數位轉型」、「加值科技新農」、「倍加智慧遠距醫療」。以「增加新科技服務業聚落」為例,要引進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年輕人投入最多的新科技產業,讓國際級企業落地桃園;「倍加智慧遠距醫療」則運用遠距視訊及全新物流系統與技術,強化偏鄉長照醫療量能及品質。
至於企業相當重視的ESG,張善政則會從「加強發展淨零碳排技術」、「加速輔導產業淨零碳排」、「企業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等面向著手。
鄭運鵬:能顧好產業就是顧好桃園
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主張「能顧好產業就是顧好桃園」。美中貿易戰及疫情夾擊下,中央政府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功吸引台商回流。截至今年10月,投資總金額共1.8兆元,就有3,500億元投資在桃園,穩居全國第一。鄭運鵬要推動產業大進化:透過產業轉型、人才升級、薪資提升,進而落實亞洲・矽谷計畫2.0。
鄭運鵬提出「運轉桃園大進化」的財經政見中,首先列出爭取國家重點領域學院落腳桃園,要在桃園建立半導體學院、PCB學院,推行桃園人才在地培養、在地就業。進一步擴大桃園、新竹半導體產業廊帶優勢,爭取設立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由政府協助縮短產業與就業端,解決缺才、缺工的過渡期,協助產業轉型,人才也升級,提升薪資水準。
其次,建立低碳產業園區,持續招商引資國際級企業進駐桃園,並優先引進以三低一高(低耗能、低耗水、低汙染、高附加價值)企業。推動設置再生能源設施,讓再生能源發電量逐年增加,要求進駐廠商達一定契約容量作為;同時設定進駐廠商溫室氣體淨排放量上限,並配合桃園市再生水廠建置,規範再生水使用量。
再者,讓外籍人才及移工長駐留用。未來外縣市來桃園就業者,可規劃比照補助青年方案。為吸引更多人移居桃園,鄭運鵬主張未來資深移工或僑外生,只要從事中階技術工作滿五年,取得永久居留者,規劃獎勵措施投入缺工、缺才產業。
鄭運鵬規劃的「亞洲・矽谷計畫2.0」,要延續虎頭山創新園區成果及結合桃園作為全國車用零組件的重鎮優勢,將打造智慧車輛、智慧駕駛產業基地,發揮強強相加效益。
並計畫於桃園建置亞洲第一間、世界第五間榮獲國際O-RAN聯盟認證的OTIC(Open Testing and Integration Centre)實驗室,結合完整5G生態鏈聯盟,將透過開放市府場域、空間,提供更多業者開發與測試各項5G相關技術。
即將發包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首期將招商國際級企業進駐,提供足夠新創產業辦公室,發揮大帶小效益,健全桃園新創生態系,以驅動桃園產業升級。
六都重點選將/桃園》
六都市長爭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