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囂張的特權1/川普想當不付錢的老大 世界變動 中國歐盟還很難站C位

川普想要的其實很多,不僅是表面的關稅而已,且對每個國家、每一個個案的處理方式都不同。路透
川普想要的其實很多,不僅是表面的關稅而已,且對每個國家、每一個個案的處理方式都不同。路透

本文共173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劉秀珍/台北報導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早在1960年代就批評,美元是帶有國家利益的信用工具,法國人也據此將美國與美元描述為「囂張的特權」。在強盛時期,美國不會要求全世界一起分攤付它支付出去的「公共財」,但現在,美國進入霸權可能被取代的「恐慌期」,它開始要求全世界歸還成本。時局正在變,但是特權卻也依舊囂張。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辛翠玲表示,美國作為世界霸權,看似為大家架構了世界秩序,提供很多公共財,但它同時也享有特權,將秩序與規則幻化於無形,例如美元、優惠關稅措施等,其實都是為美國量身定做。

過去戴高樂曾批評,光是靠著印製美元,美國就可以從世界進口商品、輸出通膨,如此伎倆,美國運作了80年;其他如服務貿易、智慧財產權等遊戲規則,也都是依美國的需求而定。「當美國要求物品價格便宜的時候,它便推動自由貿易,」如今川普要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價值觀也跟著改了,改叫公平競爭,辛翠玲說。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貪婪川普 請大家猜我要什麼

曾是媒體人,辛翠玲擁有駐歐經驗,進入學術界後,近年來她在南台灣學術界耕耘出自己的聲量。地緣政治影響全球日劇,辛翠玲經常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分析國際現實,近來她撰寫的「川普2.0:雅爾達模式再現?」「後霸權時代初期:國際關係新常態」專欄,都在網路上被廣泛轉傳。

在大學教授國際政治經濟,辛翆玲一聽到記者想採訪的內容,接連笑說:「我們教課也很傷腦筋,現在每一學期、每一次上課,很多內容都要重新準備,不太可能延用過去研究的結果」,「變化太大了!」辛翠玲感嘆道。

觀察川普政府與各國的對等關稅談判,辛翠玲認為,正面講叫「對話」,負面說,則是「施壓」,這是一個「武器化的經貿工具」,川普想要的其實很多,不僅是表面的關稅而已,且對每個國家、每一個個案的處理方式都不同。

以中國大陸來說,辛翠玲認為,川普想要買下抖音,甚至還有其他很多項目。就最近美中的關稅談判而言,範圍已經延伸到供應鏈、稀土和高科技管制。

至於台灣,「美國想要台灣什麼?這點比較可怕!」辛翠玲說,從經貿、金融、貨幣、國防支出到軍備採購等等,都可能包裹在裡頭,所以川普是採取「讓大家猜猜我的心意」方式,把他相中的項目聯動到一起。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辛翠玲。報系資料照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辛翠玲。報系資料照

全球化盟主換人做 中國、歐盟都難承擔C位

川普上台後,對等關稅戰已攪亂世界,而輿論上出現的全球局勢兩大路線,分別是去全球化,與沒有美國的全球化也就是「全球化減一」,「如果我們真的走向這樣的世界,會很有趣喔!」辛翠玲笑說。

因為這是我們不熟悉的圖像,當全球化的中心盟主換人做的時候,她認為「中國將無法單獨肩負起大任」;如要成為全球化的引擎,中國必須結合其他中型經濟體才行,畢竟中國和美國不一樣,人民幣不是自由流通貨幣,它的製造業很強,強大到其他國家會擔心,如果中國產品出口,「我怎麼和它競爭?」 。 

所謂「全球化減一」,是指減掉美國,「這種全球化,也不太像是90年代的那種全球化,」辛翠玲說,觀察歐盟後續的回應,可以發現歐盟先前對中國電動車關稅戰似乎緩解了,但合作並未明顯增加,甚至近來美中關稅談判,中國禁止稀土出口,歐盟因而受到牽連,因此有與美國重新站隊的趨勢。 

辛翠玲分析,假設中俄與中歐之間沒有更多摩擦,或許「全球化減一」的架構有機會被打造起來;如果中歐之間分裂,或彼此打起新貿易戰,那麼可能性就降低許多。   

如果川普在下盤大棋 「信眾」恐怕不多

另有輿論認為,川普上台前就有一種假設,認為川普在下很大一盤棋,他的目標是整合國內外所有勢力與資源,全力對付中國。辛翠玲指出,若川普背後真的有如此大的謀略,並且朝這個方向發展,使世界出現分裂與陣營式對抗,那麼,除了東北亞的日本、韓國,最後會有幾個國家跟著美國走?

仔細推算,美國身邊那些逆來順受、沒有美國就覺得無所依附的國家會有哪些?辛翠玲說:「我比較打問號!」現在看來,歐洲陣營對美國的信任受到很大衝擊。 

與東協類似協商對話的商業外交團體不同,目前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實質上是一個龐大的經濟整合體,每次發聲最終只有一個聲音,但每次要把20幾個變成一個聲音,需要過程,即使最後凝結成一個聲音,也不代表裡面的雜音就會消失,「這是歐盟如此龐大團體會有的現象,」她說,這也是歐盟要成為世界霸主一直都很難的原因。

延伸閱讀》囂張的特權2/大對立時代 台灣擁抱美國 也需擔心產業空洞化

擁有極其敏銳的新聞嗅覺,更勤於採訪寫作,總是能在謎團裡找到解答,理順旁人看不清的新聞脈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小建商危機3/央行要房市軟著陸 下半年房市怎麼走?這幾家龍頭行庫給答案
下一篇
總經最前線2/國旅、中元普渡、汽車 三大銷售旺季竟然落空 下半年消費更淡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