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Q1經濟變色1/國旅不夠力?燈號正熱出口正旺 民間消費竟意外躺平

第1季國人在國外消費實質成長率高達25.07%,當大家把錢花在國外,國內消費就相形見絀。圖為等待出國的國人。報系資料照
第1季國人在國外消費實質成長率高達25.07%,當大家把錢花在國外,國內消費就相形見絀。圖為等待出國的國人。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089字

經濟日報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台灣第1季出口還在高峰,民間消費竟躺平了。叫苦的產業,包括汽機車銷售、住宿餐飲、百貨、零售⋯⋯受挫範圍一路擴大。這是怎麼一回事?

「關心台灣內需,要特別要注意民間消費。」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日前在景氣動向記者會上做出斗大提示;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也提到,以前是出口先不好,民間消費才跟著不好,但是這次卻翻轉了。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初步統計,第1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1.36%,對經濟成長貢獻0.63個百分點,但是扣掉國人出國旅遊的消費,「國人在國內消費」的實質成長率僅0.07%,消費真的是躺平了。

為什麼民眾變得這麼不愛消費?

主計總處分析,除了台股大幅波動、對未來的不確定,也影響消費信心。觀察數字,消費不振有三大因素,包括出國消費去了;期待降稅,延遲買車;食物類價格漲很高,減少到餐廳吃飯。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原因1、出國消費去了 錢沒花在台灣

「大家放假都出國去玩了,」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說,第1季國人在國外消費的實質成長率很高,高達25.07%,大家把錢花在國外,自然就衝擊國內住宿餐飲等生意,出國又難免帶免稅保養品等,又「打」到百貨公司業績。

第1季經濟成長率5.48%,住宿及餐飲業僅實質成長0.43%,在服務業大類中,僅跑贏「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不動產服務業此刻正受房市量縮影響呈現負成長。

蔡鈺泰指出,出國消費算是國人的消費力,也計入民間消費,但在國民所得帳上,出國消費也是輸入,「加」在民間消費、「減」在輸入,一加一減抵消了,對經濟成長等同零貢獻。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原因2、等著進口稅率降 汽機車賣不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4季開始,汽車新增掛牌數就以兩位數速度減少。為什麼賣不好?「多少受降稅預期影響。」蔡鈺泰說。官員指出,新車款延遲上市也有關係。

汽機車銷售大概占商業營業額的兩成,車子賣不好,會拉低民間消費成長。

降稅預期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國內立委要求調降汽車貨物稅,二方面是此刻台灣正與美國就對等關稅進行談判,財政部證實,美國視汽車貨物稅為非關稅障礙之一。

汽車降稅預期除了降貨物稅、還有關稅,財政部次長李慶華在財委會曾表示,汽車關稅主要稅率是17.5%,貨物稅稅率是25%至30%,而台灣的汽車關稅比美國高。

消費者預期降稅後會反映到降價,因而延後買車計畫。

外食費年增率已連續6個月高於3%,不少人乾脆減少外食,在家自己煮。記者余承翰/攝...
外食費年增率已連續6個月高於3%,不少人乾脆減少外食,在家自己煮。記者余承翰/攝影

3、食物類物價漲幅高 外食怕怕

第1季的餐飲業營業額年增3.8%,蔡鈺泰說,從名目看起來不低。但是第1季外食費上漲3.20%,扣掉物價上漲因素,餐飲業的實質成長很低。

雖然第1季總薪資增加3.07%,但這是平均數,並不是每個受僱員工都加薪,蔡鈺泰說:「當覺得去餐廳吃不划算,就會少去,改成自己做飯。」

總之,景氣燈號還高掛黃紅燈,但國內的消費已進入寒冬。

經濟日報總經高手斜槓稅稅唸學堂掌門人,擅長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複雜的稅事、總經條理說分明。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小建商危機3/央行要房市軟著陸 下半年房市怎麼走?這幾家龍頭行庫給答案
下一篇
總經最前線2/國旅、中元普渡、汽車 三大銷售旺季竟然落空 下半年消費更淡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