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2025全球名家瞭望/川普民粹式政見 難以實現

美國總統川普已重返白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已重返白宮。美聯社

本文共1297字

經濟日報 江森

美國總統川普已重返白宮,其實他在2020年輸給前總統拜登後,選戰行動就一直沒停過,顯示他這次將比第一任期更具組織性,政策同樣聚焦於以減稅促進經濟成長、以高關稅重塑美國與全世界的貿易,並儘可能遣返大量移民,為美國勞工製造更多的機會。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江森。(路透)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江森。(路透)
不過,時代已經改變,現實也不太可能符合他的說法。川普2016年首次當選時,美國正經歷一段長久的低通膨期,在他任期內,聯準會(Fed)一直維持利率在接近零的水準。然而時移勢易,新冠疫情期間美國通膨飆升,Fed仍在嚴防通膨死灰復燃,利率仍位於相對高檔。川普主張減稅,是在低失業的情況下刺激經濟成長。一旦經濟出現過熱訊號,Fed勢將緊縮貨幣政策。

他今年將減稅,主要是針對有錢人,但造成的稅收流失將削弱長期的財政永續。政府赤字增加,將使利率比不減稅時更高,且美元可能走強,對美國出口商與之前借入美元的國家都將造成困難。

再看關稅,全球領導人與金融市場已了解川普其實是雷聲大、雨點小。他揚言將實施一些高姿態的關稅,但美國企業利益團體將立刻尋找各種漏洞,並遊說政府給予豁免。外國領袖將赴海湖莊園和川普打一局高爾夫球,並談判一些互惠條件,例如各國多買些美國軍武等。

川普確實可能不理所有這些要求,堅持全面開徵關稅,但這將遭貿易夥伴報復,支持他的大企業也將抗議。川普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導致國內就業流失,若美國企業的進口成本提高,或出口競爭力減弱,便可能造成這種結果。

在非法移民方面,川普主政後肯定會造成衝擊。他已威脅墨西哥和其他國家抑制移民,否則將自食苦果。

川普若夠聰明,就應放鬆對委內瑞拉的制裁,讓更多委國石油流入全球市場,並協助委國經濟,從而減輕來自委國的移民壓力,並能擠壓伊朗及俄羅斯。

川普可能遣返數百萬非法移民。但大量遣返將傷害農業與營建業等多個主要部門,引發嚴重的社會動盪,並使他的企業盟友縮減投資。我們預料仍將看到煽情新聞,但現實不會改變多少。

因此川普真正會做的是哪些事?買下格陵蘭、重掌巴拿馬運河,還是降低對北約的支持?川普提到的主題並非純屬無稽,但也不該照他字面的意思來設想。再次強調,川普想要得到他認為對美國「更好的」協議。

這正是川普政府第一任期的情況,當時他與墨西哥與加拿大「個別」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最終做了小幅修改(包括對原產地規則做出各方都能接受的修改),重新命名為「美墨加協定」(USMCA)。

世界正在普遍重塑,但這與川普政府無關,新政府也不大可能有效因應。例如,川普在對抗中國大陸與伊朗時,仍使用一些好戰的語言,但兩國現都處於經濟困境,幾乎無法對區域秩序構成威脅,遑論國際和平。

美國選民真正關心的是良好的就業及低廉的生活成本。但川普的「民粹式」政見是一套靠著欺瞞擔憂假想敵所支撐的計畫,可以預言將會失敗。川普繼承了強力經濟,但他的政策對教育程度較低的勞工幾無好處,也不能大幅改善多數美國民眾的生活,反而,富者將益富,其他人極可能將在高通膨、公共服務縮水及法規胡亂鬆綁的影響下,掙扎謀生。

(作者Simon Johnson是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任中原)

本系列專欄由富邦金控獨家贊助

富邦金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Simon Johnson是 202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現為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上一篇
2025全球名家瞭望/重現川普榮景…沒那麼容易
下一篇
2025全球名家瞭望/巴塞爾協議面臨生死關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