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3字
隨著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減少碳排放已成為全球迫切需要解決的議題。台灣也將2050年淨零轉型設定為重要目標。2022年,國際啤酒釀造商海尼根在台灣收購了屏東內埔啤酒廠,成為台灣第一家國際啤酒釀造商,獲得賴清德總統的高度肯定。他在四月出席海尼根屏東啤酒廠的投產啟動典禮時,特別提到海尼根預期在2025年實現垃圾零掩埋、2030年達成100%零碳排、2040年完成淨零轉型,並指出其推動淨零碳排的過程及經驗足以為台灣其他製造業提供參考。
提到海尼根,大家自然會想到招牌的綠色玻璃瓶。正如所有產品都面臨的廢棄物處理問題,海尼根台灣目前最顯著的減碳措施在於「可回收綠瓶系統」,即廢棄綠玻璃回收再利用計畫。從這個計畫可以發現海尼根台灣是從多個面向處理玻璃瓶廢棄物。
首先,海尼根自2021年起至2023年已減少62%的綠色玻璃瓶進口量,包含在2023年完全取消了零酒精品項的玻璃瓶進貨。其次,海尼根從2022年開始推出了永續星釀里程杯計畫。消費者可以在喝完啤酒後,透過通路重新獲得由春池老師傅手工打造的在地工藝品。截至目前,該計畫已消耗1.8噸回收廢料,相當於1萬支綠色玻璃啤酒瓶。這種做法不僅延長了產品的生命週期和價值,也為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做出了實際貢獻。再者,海尼根台灣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運行「可回收綠瓶系統」,包括酒瓶清洗後重新裝填以及使用廢棄玻璃在地生產新酒瓶。預計到2030年,這一系統將減少進出口等運輸碳排至少55萬公噸,相當於1,434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收量,展現了海尼根處理廢棄綠玻璃的大藍圖。
海尼根台灣公共事務總監郭琬蘋表示:「海尼根將綠色釀造理念融入生產過程,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對未來的堅定承諾。」海尼根台及屏東啤酒廠將開展以永續為主導的前行之旅,持續尋找綠色能源替代方案,確保生產過程更加環保,為消費者提供最新鮮和高品質的產品。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