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邱德夫專欄/是天使的分享還是惡魔的欺瞞?淺談威士忌酒桶的投資騙局

百富酒廠。 圖/邱德夫提供
百富酒廠。 圖/邱德夫提供

本文共2394字

經濟日報 專欄作家 / 邱德夫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講威士忌產業的近況似乎已經疲乏了,許多壞消息接二連三的爆出來,不過這一則消息跟大多數酒友都無關,除非有在做威士忌投資,而且是以「桶」為單位的投資。

前些時候媒體釋出消息,專以威士忌酒桶為標的的姊妹投資公司Cask 88與Braeburn Whisky破產倒閉,員工全數遣散;幾天後,這2間公司的母公司-位於格拉斯哥的控股公司-也向英國的公司註冊處提出「註銷提案(active proposal to strike off)」,意味解散公司的法律程序已開始進行。而位在愛丁堡「約翰走路威士忌體驗館」旁,於2022年開業,號稱全球最小的的Cask 88威士忌酒吧(哪位酒友曾去過?)也已經關閉並重新粉刷。這些壞消息陸續曝光後,許多保稅倉庫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話,詢問他們的桶子是否安然無恙,但至今無人確定,8,000萬美元的總投資金額可能如夢幻泡影般消失。

大多數酒友對Cask 88可能無感,極少數酒友可能見過喝過由Cask 88推出的威士忌裝瓶,這是一間於2018年成立,很年輕的獨立裝瓶公司,不知何時開始涉入酒桶買賣。根據官網(沒錯,官網依舊存在)的說明,他們分別在愛丁堡、香港和新加坡設立據點,顯然看準的是來自東南亞和大陸的投資客。我在蒐集資料的情況下,訂閱了Cask 88的電子報,而後不時收到廣告訊息,內容主要是提供不同酒廠不同年份的桶子。由於生性膽小多疑,總認為太美好的事不會無端降臨在我身上,所以從未真正留意類似的資料,基本上就把它當成垃圾郵件處理。不過讓我訝異的是,在《威士忌雜誌》每年舉辦的烈酒競賽中,Cask 88獲得2023年「蘇格蘭獨立裝瓶商Icons」中的Highly Commended,雖然不是Winner,卻相當於第二名,一時之間讓我對它刮目相看。

台灣由於詐騙集團猖獗,一提到詐騙人人恨之入骨,但是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時常讓人失去警覺,所以不妨稍稍了解酒桶買賣如何欺騙投資人。其實這些公司的手段不算新鮮,例如出售不存在的假酒桶,或是以高價出售真酒桶,又或者是將同一個酒桶賣給不同的買家,當然也可能混合以上的手法。但重要的是利用專業知識上的不對等,也就是一般投資客不了解酒桶買賣的行情、風險和細節眉角,加上無法飛到保稅倉庫去探視自己的桶子,達到欺瞞投資人的目的。

南投酒廠的橡木桶。 圖/邱德夫提供
南投酒廠的橡木桶。 圖/邱德夫提供

威士忌在橡木桶的熟成變化。 圖/邱德夫提供
威士忌在橡木桶的熟成變化。 圖/邱德夫提供

秩父蒸餾所的水楢桶。 圖/邱德夫提供
秩父蒸餾所的水楢桶。 圖/邱德夫提供

一般而言,這些公司通常先設立精美的官方網站,同時在社群媒體或知名的刊物上刊登廣告,利用過去珍稀酒款的銷售紀錄來建立信譽,提供有吸引力的回報方案。針對風險意識較高的投資人,也會提供所謂的「多重退出策略」,等到投資者下單後,便可取得一份「所有權證書」,乍看之下似乎已經擁有這個酒桶,但這紙文件既不能保證合法的所有權,也不能證明酒桶實際存在。總而言之,這種手法有點像金字塔騙局,因為少數投資者透過將酒桶賣給下一個買家確實可能獲利,不過這種偶爾出現的成功案例又會被拿來放大,讓人一方面以為這些公司信譽卓著,一方面堅信投資威士忌酒桶確實有極大的獲利空間。

酒桶詐騙公司之所以會出現,無非是因為威士忌的行情在過去10多年持續升高,投資客不再滿足於以「瓶」為單位的投資手段,更希望溯及到上游的「桶」來賺取更快、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威士忌產業極其龐大,以英國而言,每年便貢獻了70億英鎊,約2,800億台幣的產值,而投資威士忌桶還享有免徵資本利得稅的福利,因此形成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管道。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便製作了一部《追捕威士忌大盜Hunting the Whisky Bandits》影片,揭露這些詐騙公司如何詐取投資者的信任,最終造成重大財務損失。影片中提醒投資人必須注意幾個疑點,包括只提供「所有權證書」而非「交貨單(Delivery Order)」、忽略投資人抽取威士忌樣品的要求、拒絕投資人到保稅倉庫查看酒桶,以及保稅倉庫並無相關擁有的紀錄。其實後面三項擺明了就是詐騙,不過什麼是「交貨單」?這是保稅倉庫每次在酒桶所有權轉移時必須簽發的文件,有了這張文件,才能夠證明這個桶子實際存放在他們的保稅倉庫中。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破產事件有一點點轉機,Braeburn Whisky的老闆向媒體提到,透過他們購買的桶子仍有機會歸還給客戶,所以請投資人趕快和他們聯絡。我有點小人之心,總感覺這間公司只是希望跟客戶私下協商,除了避免法律爭訟,也是擔心影響商譽,最終投資者能否拿回自己的桶子仍有待觀察。報導的媒體也解釋,酒桶的所有權僅依賴一個簡單原則:是否能夠與保稅倉庫直接聯繫,以及保稅倉庫是否知道所有權人的身份,雖然這部分通常是需要透過「交貨單」來確認,不過還是呼籲投資者試著與倉庫取得聯繫。

噶瑪蘭燒烤橡木桶。 圖/邱德夫提供
噶瑪蘭燒烤橡木桶。 圖/邱德夫提供

但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買賣酒桶的水極深,投入之前必須了解專業技術細節,也要有心理準備去承擔風險。舉個簡單例子,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橡木桶在陳年過程中,由於「天使的分享」,酒的存量和酒精度都會隨時間而變化,而這兩個數值又與未來的裝瓶量和裝瓶酒精度相關,進而關連到可能賺取的利潤。不過保稅倉庫內有成千上萬個桶子,不可能頻繁的量測,所以登載的資料上可能是幾年前的量測紀錄,與未來裝瓶時最終的量測值一定有所差異,而差異的多寡便是風險所在。我雖然從未投資買桶,但參與包桶的經驗算是豐富,某次試酒後選定一個桶子打算裝瓶,不料1、2個月後收到通知,由於不明原因漏酒,導致殘餘的酒液只能裝出20來瓶。以上的風險只是其中之一,還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眉角,一位朋友曾在FB發表「販桶二三事」系列文章,若有心投資酒桶,不妨去挖來好好研究。

高原騎士酒廠桶邊取樣。 圖/邱德夫提供
高原騎士酒廠桶邊取樣。 圖/邱德夫提供

漏酒。 圖/邱德夫提供
漏酒。 圖/邱德夫提供

邱德夫

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Keeper)、威士忌專業作家,著有《新版威士忌學》、《酒徒之書》及《美國威士忌全書》,並長期於《財訊》《威士忌雜誌》撰寫專欄,主持Podcast《酒徒之聲》及擁有Youtube頻道《威士忌鎮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相關

news image

在地人都吃這味!日本拉麵首府北海道特色湯頭5選

By 旅奇傳媒
news image

一場超有感的美食旅行 帶你走進法國阿爾薩斯的日常滋味

By 名門薈
news image

每道菜都有來歷!中山對酌用職人工序與風味記憶描繪出一張味覺地圖

By TASTE 品味誌
news image

跨越時空赴一席東坡宴!北投大地酒店十年鉅獻 打造詩酒茶香的宋代雅席

By Prestige Taiwan
news image

林澧竣專欄/藏著400年歷史與工藝技法 帶你揭開葡萄酒瓶凹底的秘密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不用充電的電動車!X-TRAIL e-POWER 搭載三大黑科技 體驗全新電驅魅力

news image

打破標竿再樹立天花板!全新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 引領科技與豪華美學新境界

news image

麗星郵輪雙船駛進高雄港!探索星號南北雙港限時加碼優惠 從北到南都能玩

news image

從藍白瓷磚畫到哈利波特的靈感書店 在葡萄牙波多遇見「最美」日常

news image

一天只接待一組賓客!虹夕諾雅 谷關「五行養生之旅:夏赤綻放」 在山林中盡享靜謐奢旅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