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林澧竣專欄/波爾多葡萄酒霸業與 AI 演進

本文共2800字

經濟日報 專欄作家 / 林澧竣 Eric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葡萄酒世界中,第一聯想到的知名產區就是法國波爾多,這個葡萄酒帝國經歷一場改變命運的博覽盛會。那是19世紀中葉,法國正值第二帝國時期,當時皇帝拿破崙三世於1855年在巴黎籌辦「世界博覽會」,這是彰顯輝煌國力與精神的最佳途徑,當時已經非常有名的波爾多葡萄酒,被皇帝要求成為展覽的一部分,開啟往後百多年的盛世。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拿破崙三世要求波爾多商會編製一份葡萄酒名單,挑選出最優異,能代表法國的葡萄酒,顯而易見的市場排名當然是以「價格」決定。紅酒方面,當時將名單依照價格排列分出五個等級(Grand Cru Classe),酒莊皆來自梅多克(Médoc)地區,唯一例外是來自Graves區當時首屈一指的Château Haut-Brion,它是波爾多酒莊都以「Château」為名的由來,也與梅多克的Château Lafite、Château Latour、Château Margaux、與後來例外晉級的Château Mouton這五間莊園,成為最高階的「一級酒莊」(1er Grand Cru Classé )。

除了紅酒,當時也將更知名的波爾多甜酒分級,僅選擇最優異的索甸(Sauternes)與巴薩克(Barsac)區甜酒,而位於所有紅酒與甜酒頂端地位的Château d'Yquem 伊更堡屬於「超一級酒莊」(1er Grand Cru Classè Superieur)。

拿破崙三世之後,1982年美國酒評家Robert Parker對這個年份的波爾多酒品質大為看好,其他酒評家卻認為僅僅中上,Robert Parker先生獨排眾議的評價後來獲得證實,也讓波爾多酒進入另一個追逐分數的輝煌30年,獲得100分跟99分酒款的價格差距非常遙遠,讓人有縮衣節食來體驗「完美葡萄酒」的渴望。

波爾多是Cabernet Sauvignon與Merlot葡萄恰巧能熟成的北界,葡萄在青澀與熟成的交叉點,才能造就多樣化風味,天氣造成的「年份」變得相當重要。波爾多酒給人既定印象是果味豐厚,所以波爾多「好年份」定義偏成熟年,以測定數據來說,好年份糖度在24 Brix以上、酸度中低、PH值介在3.6-3.7,弱年份糖度在22 Brix以下、酸度較高、PH值約在3.4,這些數據以往都在採收季以人工多次來回葡萄園檢視,現在AI已經能夠從旁協助。

波爾多也是使用大數據分析葡萄酒釀造、與風味熟成曲線最有經驗的地區,收成葡萄時就測定基本物質如多酚、芳香物、有機酸等數據,再挑選適合的酵母與橡木桶來培養,還能預測新年份酒的風味架構,將會與往年哪個年份類似?依據每年產量,繼續規劃價格與市場策略,現在也藉助AI模型加入經濟展望來預測「En Primeur」期酒價格波動,協助廠商做庫存管理。今年2024年期酒,可能在酒業低迷、前幾年庫存未消化與經濟成長未見大幅起色之下,價格回到2008與2013時的低價,這都歸功於多年市場資訊分析而來。

波爾多右岸名莊白馬堡Château Cheval Blanc結合AI與地理資訊系統(GIS),建立每個地塊的土壤資料,獲得在當地天氣土壤環境中最適合的品種栽種建議,提供如修剪及灌溉決策,提升果實成熟均勻度與糖酸比例。Rothschild集團的Château Clerc Milon透過無人機搭配多光譜攝影,與AI演算法分析葉片,預測植株健康狀況,進而避免病害的早期徵兆。Chouette公司以影像辨識技術與龐大資料庫,能精確感知樹株活力,及早偵測霜黴病與樹幹疾病等問題,提早施給必要的治療來維持葡萄品質與產量。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Graves區的Château Pape Clément酒莊則使用手持掃描裝置VitiScan,結合AI演算法分析葡萄的酚類成熟度,來決定採收期與釀造時的浸皮時間,調整釀造策略,雖然聘請擁有十幾年摘採經驗的師傅聽起來更浪漫,但許多酒莊依舊購置大型電腦自動揀選機來為葡萄分類,省去高成本、高重複性勞動力,也提高釀造決策的準確性。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環保有機與永續理念之下,AI也對環境頗有貢獻。香檳區一家公司製作了Vitibot,以AI控制機械除草,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這些輕巧的機器人造價不斐,每台近1,000萬新台幣,他們在監控下半自動作業,以GPS定位葡萄樹的位置後,能夠進行剪枝、除草、培土、挖取犁溝等多種作業,並在葡萄樹行間靈活穿梭,猶如葡萄園間的掃地機器人,處理原本人力吃重的農田工作,也解決日益嚴重的勞動短缺問題。實行生物動力法的三級酒莊Château Palmer也準備測試機器人與馬匹在葡萄園中的工作效率,現在它們已經使用無人機來噴灑生物動力製劑,既回歸自然,又擁抱科技。

Château La Tour Carnet酒莊的AI發酵監控,可能被認為只是從前電腦監控的升級版,不過其中的自主學習系統,在監控酒精發酵與還原反應時,能夠主動提醒酒廠員工進行干預。學術單位如波爾多農業科學大學(Bordeaux Sciences Agro)成立了AI化學分析資料庫,分析一款酒的風味輪廓特徵,來協助釀酒師微調來與市場接受度接軌。

為了破解酒精飲品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以氣相色譜法(Gas Chromatograph)辨識風味行之有年,2023年時便有科學家以此法來辨識波爾多酒莊特性,經過風味數據分析,辨識酒莊的成功率高達99%,雖然當時分辨年份成功率僅50%,但隨著數據調整勢必大為進步,更有甚者,用這個方式辨別假酒已經準確率相當高,只是拍賣市場上的酒一經開瓶就沒有價值,這種鑑識方式並沒有被廣泛採用。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當然,採收與釀造以AI協助聽起來並不違和,但傳統上認為AI無法了解人類的「感受」,面對AI染指「品酒」一詞,實在難以相信。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E就以實驗比較AI風味預測模型與人類品酒師在描述同一批葡萄酒的準確性,結果顯示,在標準化描述與正確性上AI的確相當優異,但在感受形容詞彙方面仍落後於人類,看來,未來盲飲比賽可能是AI的天下,但沉浸在葡萄酒美好,依舊是我們人類的特權。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葡萄酒產業最後一環是接觸消費者,這在ChatGPT文案年代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現在更有AI虛擬品酒師出現來協助買家選購。葡萄酒的風味與搭餐選擇一直是貨架前消費者的頭痛問題,只憑酒標美觀與價格來挑選從來不是明智之舉,許多人甚至對詢問店員感到恐懼,Sommify建構了世界級侍酒師專業資料庫,在葡萄酒專區提供即時協助,實際賣場實測下,的確提高了購買率與平均單價。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1855年,拿破崙三世以博覽會讓波爾多站上世界舞台,Robert Parker打造了波爾多的頂級名聲,AI則是波爾多下一場酒業革命的原動力。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對了,本篇文章所用圖片也全以AI工具生成。

林澧竣 Eric

執筆「葡萄酒新手選」長達20年,對葡萄酒、威士忌、清酒等香氣豐富的飲料有極大熱情。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相關

news image

從黑白切到雲朵蛋塔 三星主廚帶路開吃!直擊台北大直4間必訪小店 何順凱帶你一起品嚐巷弄裡的日常味道

By Tatler Taiwan
news image

人要衣裝、酒要包裝 從百富50年 Edition 1 談設計鬼才 Samuel Ross

By 藏酒論壇
news image

沖繩必吃美食推薦!從現代日式餐廳 Moss、通堂拉麵到 Good Day Coffee 7間編輯激推餐廳一定要試試

By Tatler Taiwan
news image

石垣島必吃!20個月以上肥養、黑毛和牛源頭 3間當地人超愛的石垣牛燒肉名店不能錯過

By 欣傳媒 XinMedia
news image

當台灣茶遇上千年禪寺!清香齋茶會極致演繹「一期一會」 在夜與日的交界以茶湯串起心與心的對話

By Tatler Taiwan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越南新秘境!擁金蘭灣唯一雨林水上樂園 在金蘭麗笙度假村享受歡樂的家庭假期

news image

邱德夫專欄/是天使的分享還是惡魔的欺瞞?淺談威士忌酒桶的投資騙局

news image

連黃仁勳都指名!使命感打造出家喻戶曉的「6星集」 江慶鐘要為台灣按摩業留下點什麼

news image

張維中專欄/設計的思想從一件物品開始!在松屋銀座遇見 Good Design 運動的起點

news image

當 BMW iX 的純電駛入心靈 豪華再也不只是想像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