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620字
男人都有探索的基因,不管是真實的出走或是心靈的壯遊,都是屬於男人的自我實現。Akira在台灣雖然人稱「國⺠姐夫」,溫暖陽光又時尚個性的形象深植人心,但身為男人,自當有期待自我實現的探索基因,這一次PRESTIGE深入Akira的心靈,以「體現者」的觀點展現屬於男人的自我實現。
把玩著手中的老底片相機,Akira慢慢地思考我問他的問題:如果要用形容詞形容Akira,你會怎麼說?的確,這個問題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他沉吟了不只一段時間,不過出口的答案也讓我有些出乎意料,卻也有些狡黠:「但是如果要說代表自己的詞彙的話,『Akira』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代表自己吧!」確實,Akira之所以為Akira,或許就來自這樣的自信吧!我不禁想到《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漫畫主角金田一一的經典語錄:「為了不負爺爺的名聲!」似乎日本人對於名字這件事真的有那麼三分執著,而Akira也真的為了不負「Akira」這個名字,拼上自己的青春、努力,與所有的韌性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不過,Akira接下來給我的答案,卻完全切合了今天我們為他所設定的主題:「不過,我覺得對我來說,我一直覺得有一個詞彙真的可以切合地形容一路走來的我,那叫『體現者』。」說來有趣,這「體現者」的詞彙其實與我們在一開始幫他想像的主題「流浪者/探索者」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觀點,其實是從Akira所屬團隊「EXILE」聯想而來。雖然台灣把EXILE翻譯為「放浪兄弟」,但我總覺得這個名字是爲了一群「探索者」而起的:出道於2001年的EXILE,前身為舞團「J Soul Brothers」,結合R&B、POP與舞蹈,以主唱與表演者結合,打造出獨一無二的表演風格,堪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團體之一,而Akira目前身為團隊隊長的身份,其實也很代表EXILE名稱中「流浪者/探索者」的形象。不過,「體現者」這個詞彙自Akira口中說出,其實與Akira所展現的氣質確實相合。
從探索體現生命
確實,在心理學中,所謂的「體現認知」是相對於古典認知的理論。讓我吊書袋一下:在哲學上,體現認知反對傳統思維的「心/物二元論」認為腦(心智)與身(物質)是兩種不同領域的思維,而更接近於心靈延展論的主張,認為認知不只是發生在大腦內,還包含身體的各種層面及其與環境的互動,於是乎人的學習其實是指個體經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將環境、身體與腦當成關聯性的互動系統,而認知與學習就在此其中展開。你可以說「體現者」的存在,是透過不斷地體驗、探索,從經驗中創造屬於自身的認知,也從這些認知中不斷地學習、改善而持續進步,而Akira與EXILE的展現,確實是身為「體現者」的重要證明。
「我一直覺得,EXILE的成員們很像運動員。」Akira告訴我,EXILE在音樂上比較呈現的是80年代像是New Jazz、Reggae或R&B這樣的調性(當然現在調整到比較J-Pop這樣的流行樂調性,可能包含現在很流行的K-Pop或是台灣的流行樂吧!),不過當初EXILE在表演上綜合「演唱」與「舞蹈」的風格呈現,存在了更多以舞蹈內容為核心進行表演的形態,在2001年EXILE出道時,流行樂壇其實是沒有這樣的表象方式的:「我們應該算是這股風潮的『開創性』團體。」
Akira說自己不是主要負責演唱的角色,所以必須在舞台上透過我的舞蹈讓大家「有所感覺」:「對我來說,要用肢體語言讓大家感動,我必須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像是在編舞中,有時需要流暢的肢體語言,有時需要的是更大開大闔的動作,當然這可能雖然不像滑冰選手一樣需要重度練習,但我們的強度可能也差不了太多。」團隊成員每天花了很多時間進行訓練,可能比在舞台上表演的時間還多出數百倍,這些高強度的練習最終的目標,可能只是為了在舞台上那只有數秒的最佳呈現,「所以,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練習是不可以停頓的,因為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舞台上的最佳呈現而準備,這是我對於我眼中『體現者』所做出的詮釋。」
笑說表演的舞台就像自己的「領地」,那絕對不是個可以讓自己放鬆的場域,Akira在此的期待,其實就是希望讓自己在表演的當下讓大家感動,那個「剎那」就是對他來說最值得的時刻,「要創造這樣的情境,其實包含肉體與精神都要隨時維持在最佳狀態,而這些高強度的『集中』可能就是為了讓觀眾感受到我的用心,即便只有一個觀眾看到,對我來說都是重要的。」
在這一刻,對Akira來說「專注」這件事或許就是他最在意的事了,他會把自身的感官放到最大,透過對當下環境與自身的情緒連結,感受到自身的狀態與觀眾的思維,這是屬Akira自身的探索:「對我來說,瞭解『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件事,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從內在體現自我
說自己總覺得每天都在這些探索中進行學習,Akira說這有點像是在觀察自己的內心,有一種「內觀」的自我思考,「我覺得在加入EXILE之前(那可能是20年前左右的時候了),那時的我好像在內心會有比較多的恐懼,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在外在的形象上我會習慣用比較『兇』的樣子來面對大家。」Akira說這可能是一種對自己的保護網,甚至是聲音的相貌都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或許是因為當時可能對自己或對未來有很多不安,而且跟身邊的人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與夥伴間的革命情感(甚至相互間也沒有太多的熟悉感),所以還是會有太多的猜疑,於是當下的反應就很「拒人於千里之外」,「不過年紀稍長了一點,或許自己的內心也比較成熟了一點,我才發現那些恐懼或許沒有那麼多必要。」Akira用「破繭而出」形容現在的自己,當沒有那麼多恐懼的當下,心情自然自在許多。
笑稱「連自己都受不了」的「想太多」,Akira說這是他人生中一直在嘗試克服的問題,「我自己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去在意一些我自己後來會覺得枝微末節的事,我不知道這些會不會是別人比較受不了我的地方,但如果我是第三者可能會覺得很受不了的事(笑)。」不過,既然作為一個專業人士,有必要地「吹毛求疵」對他來說是應該不可或缺的特質,但也因爲自己總覺得應該要在細節上非常在意、想得比別人更細緻,或許讓他總覺得在做某些決策上似乎不夠大膽,「因為會想比較多,會在『這樣做真的會比較好嗎?』上面猶疑,有可能會在這些地方上會讓大家受不了吧!」大笑聲中,我好像看見了Akira更多的童心。
確實,Akira曾在自傳《愚者之魂》中自陳出道前歷經的種種挫折,從住在三坪不到的小公寓,送過披薩、當過建築工人(這一段他在台灣的實境節目《神秘五金行》聊到過這一段讓他覺得是相當「磨練」的經歷),而後在Pub表演被發掘,2006年加入EXILE打拚至今,他說這些小小的深度探索,其實都是滋養人生的重要來源,「對我來說,20歲的自己確實是不知道做什麼的迷惘年紀,到了30歲則是學習、嘗試不同領域事務的時候;而40歲的現在,就是要是開始回饋的時候,從過往的經驗累積的過程反饋的能量。」
問起Akira一路走來,是如何走出自身的低潮,他很直接地給了我「轉念」的答案:「如果將自己想像成一顆行星或衛星,當你俯瞰地球時,就會感受到人類的渺小,既然如此,就沒什麼必要去鑽牛角尖,因為沒有什麼是不能解決的,而是看你有沒有想要去解決。」
這有一點豁達的「禪學」觀點,認為當自己夠努力的當下是絕對有機會找到解決問題的那扇門,Akira的觀點,其實是相當正面的,「我20多歲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太多,而且當時也不像現在這樣資訊爆炸,也沒有什麼社群媒體,那時的我覺得甚至對『想像未來的自己』這件事都會有點恐懼,但回頭看看,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好怕的。」笑說如果「20歲的自己」看到現在的自己,或許會覺得其實「長大」並不是一件壞事吧,Akira告訴我,如果可以再來一次,他會更堅持地告訴自己「有夢想」這件事並不可怕,努力地接近自己的夢想,其實並不是件奢侈的事,「所以我希望可以透過不同的面向推年輕人一把,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可能性。」Akira說今後在日本、台灣、亞洲乃至於全世界,其實應該都會是有更全面、多元觀點的交流,對他來說,這可能是一種使命,因為EXILE的自我展現,確實能給予年輕人更多對於未來想像的期待,「這,應該是未來很有趣的面向。」
笑說自己的生活在婚前與婚後確實有些「不一樣」,聊著現在才一歲的小孩,Akira臉上洋溢著幸福感,「他也沒有什麼行動的規則在,也還不太會講話,所以現在的我,其實也幻化成小孩一樣,就是陪著他玩,看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一種陪伴的狀態。」Akira說自己現在的生活其實有種「至高的幸福感」,而他最近也才瞭解,或許過去的所有努力,其實就是為了構築這樣的幸褔感而不斷累積堆疊而成:「我不想要超越現在的感覺,『現在』是最好的狀態。」臉上帶著微笑的他,或許就已找到了屬於自身的價值,也在持續地探索中,找到了屬於Akira這個名字專屬的存在意義。
※本文由《Prestige Taiwan》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請點此。
Prestige Taiwan
現代潮流的指南,每個月提供擁有精緻生活的讀者,最新的流行趨勢及生活靈感。PRESTIGE展示了一個所有人渴望企及的最佳生活方式,成功地吸引了一群有影響力的忠實讀者。熱門

出自台灣設計師之手!BMW 巔峰之作 XM 性能休旅登台販售

星野集團溫泉旅宿「界 秋保」2024即將開業 住房預定開跑中

入住丹內丹內野奢莊園 體驗「不吃苦」的豪奢露營新滋味

福斯商旅 California Ocean 一生絕對要擁有的夢幻露營車

不用充電即可享受純電駕馭 NISSAN KICKS e-POWER 跨界新能源休旅
看更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