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49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路透報導,OpenAI首款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AI)晶片,未來幾個月內就會完成設計,並計劃送往台積電試產,目標2026年進行量產。
報導稱,OpenAI今年就要將這款自研晶片交給台積電試產,代表該公司在首款晶片研發上進展迅速進展,其他晶片設計商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這一過程。
消息顯示,OpenA典型的試產成本高達數千萬美元,大約需要六個月才能生產出成品晶片,除非OpenAI願意為加快製造速度,支付更多費用。
消息人士稱,在OpenAI內部,這款晶片被視為可讓OpenAI與其他晶片供應商談判的戰略工具。而該晶片主要用來訓練和運作AI模型,最初只會以有限的規模部署,在公司基礎設施中的作用有限。
在此同時,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預測,人工智慧(AI)使用成本將以每年10倍速度大減,因此大幅推升使用頻率。此外,他強調挹注資金在AI模型發展,將能得到持續且可預期的收益。
最後他也認為對AI投資的指數型成長「在近期沒有理由停止」,因為AI模型的能力也將以「超指數型」的速率增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