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專家:對美股…躺平就好

提要

金融警報頻傳 投資公司建議先蒐集分析資訊 而非急著嘗試重大改變

金融市場近來走勢詭譎多變,分析師建議投資人先坐下來蒐集資訊,勿驚慌失措。(路透)
金融市場近來走勢詭譎多變,分析師建議投資人先坐下來蒐集資訊,勿驚慌失措。(路透)

本文共549字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最近金融市場走勢詭譎多變,但在銀行業危機、信用緊縮引發衰退、央行政策轉向和停滯性通膨等危機警報大響之際,分析師表示,至今為止最好的投資策略,尤其是對美股而言,就是「躺平」,什麼都不做。

彭博資訊報導,Insight投資公司投資專家主管拉魯澤表示,事實證明「屏除雜音」才是最標準的投資建議,慌張永遠賺不了錢,「當你面對許多不確定性,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坐下來蒐集資訊並且分析,而非急著嘗試重大改變」。

但現在要做到這點,需要非凡的沉著。過去幾周內,市場的主題已從經濟的「不著陸」情境,轉變成銀行業混亂、到經濟衰退,又到美國聯準會(Fed)指引放鴿引發的科技股反彈等。目前多頭人市仍在享受股市的韌性,但空頭人士也迅速注意到,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也引發股市劇烈波動,之後一周卻幾乎持平,況且現在股市離低點比高點還近。

然而,現在包括Fed決策官員在內,現在沒人能篤定預測銀行業動盪的影響,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金融情勢將緊縮,對確切衝擊卻莫衷一是。許多經濟學家試圖量化信用市場動盪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預估範圍從升息2碼至6碼都有。

市場在評估信用緊縮對經濟指標的影響時,也是一樣眾說紛紜。花旗根據自家信用卡消費數據推測,銀行業危機正在抑制消費者需求,但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BofA)的報告卻分別表示,其信用卡用戶依然活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聯準會放鷹 美股開盤走低
下一篇
好市多上季獲利超預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