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聯準會僅再升息一碼 美股重拾資金青睞

本文共1113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全球股市上週漲跌互見,聯準會如期升息一碼至4.5%~4.75%且稱通膨稍微減緩,歐洲及英國央行升息兩碼但鷹派立場稍微減弱,激發市場對升息循環接近尾聲的慶祝行情,但美國一月非農就業報告意外增加51.7萬人、超出預期,重燃聯準會將持續升息的擔憂,收斂全球股市週線漲幅為0.99%。

全球資金期待聯準會升息離終點更進一步,過去一週整體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173.87億美元,較前週成長近五成;美國股市逆轉一月的淨流出而喜迎資金回流65.86億美元,其次為全球型淨流入37.37億美元,新興市場和中國大陸各有35.29億和19.77億美元流入,僅日本和拉丁美洲小幅淨流出。產業ETF部份,近週淨流入的前三大產業為:科技、非核心消費、工業;淨流出前三大產業為金融、能源和醫療保健。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需要看到更多數據來證明通膨處於持續向下的走勢,因此二月公布的通膨數據將讓市場重新校準本波升息終點的利率水準、時間及降息預期,牽動投資人敏感神經。根據芝商所FedWatch顯示,一月就業報告公布後,市場預估三月及五月會議將分別各升息一碼,之後將維持利率區間於5%~5.25%不變,但仍預估11月可能降息。值此曙光乍現但情勢尚未完全明朗之際,投資人與其費心猜測聯準會何時才會停止升息,不妨建構股債兼備的投資組合,網羅升息末段的投資契機。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可採取靈活配置的美國平衡型基金為核心,股票部分以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產業基金,並透過大額定期定額策略參與生技及科技產業創新商機,而中國大陸經濟重啟及三月兩會題材有利中國及新興亞股春季躁動行情,積極者可分批進場。此外,因應景氣下行風險及債券殖利率墊高後的收益機會,建議首選側重高評級債的精選收益複合債或全球債券型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預期聯準會將趨近轉向停止升息並且將維持較長一段時間,拉長存續期鎖住高殖利率水準將是2023的核心策略之一,看好高品質債券投資前景將優於股票,樂觀情境下預期投資級債可望創造雙位數潛在報酬,即便基本面惡化也可望表現勝出,此外,一旦市場信心改善,股票資產亦有可增加收益與報酬的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表示,預期中國將循著新興國家類似的後疫情時代消費模式,消費者會在2023年熱切地追求報復性消費,據估計,歷經三年的清零政策,期間已經累積了6.6兆人民幣的超額儲蓄,這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到推動消費的作用,從企業獲利角度而言,近期獲利前景依然疲弱,然而,隨著供應鏈問題得到解決與房地產行業趨穩,預期下半年企業獲利動能將能恢復,成為股價反彈的基本面支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與時代脫節?輝達股價飆凸顯道瓊指數過氣了
下一篇
道瓊跌近200點 服務業加深Fed不動預期 蘋果創高後回落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