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14字
銀座的松屋百貨一百歲了。松屋銀座於1925年5月1日開幕,在2025年5月迎來了開店百週年的里程碑。一間百貨沒被時間洪流給淘汰,能持續營業超過100年,實在不簡單。
雖然提到銀座具有歷史性的知名百貨公司,許多人總會先想到在銀座四丁目十字路口的「三越銀座」及「和光百貨」,而論購物空間的新鮮潮流感時,又會先提到「GINZA SIX」,彷彿松屋銀座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是屬於比較老派的地方。坦白說,因為受限於建築本身的結構性,即使松屋銀座曾在外觀和內部進行幾次整修,但整體來說,這樣的購物空間放在現代,確實是偏傳統的百貨公司。不過即使如此,松屋銀座在跳脫硬體設施以後,依舊是引領東京設計時尚的重要存在。甚至可以說多年以來,松屋銀座始終是最投入、最關心推廣日本設計工藝領域的百貨公司。
「設計的思想,從一件物品開始。」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早在1955年,松屋銀座便與「日本設計委員會」攜手創立了「Design Collection」組織,這是日本最早的設計選物店之一,也被視為「Good Design」運動的起點。2011年重新整修開幕後,由三位重量級設計師——深澤直人(空間)、面出薰(照明)、佐藤卓(視覺),在松屋銀座7樓聯手打造出一個極簡靜謐又充滿美學張力的展示/銷售空間。Design Collection的精神,在於透過每一件設計品,喚起人們對「物」的感知與理解。造型、材質、功能、佇立的姿態,這些表層特徵背後,蘊藏著關於人類智慧、生活演進與未來願景的故事。店內的所有商品,由設計委員會成員親自嚴選,每件作品皆附上成員撰寫的解說語句,邀請來訪者欣賞設計,也理解背後的思想與文化脈絡。此外,空間也設有「設計書櫃」專區販售設計與藝術書籍,並與展覽活動連動,延伸觀展與閱讀的體驗。
過去我曾在東京的設計學校就讀過兩年的時間,當時便深刻感受到對於東京設計人、設計學生而言,提到百貨和日本工藝時,「松屋」與「設計」幾乎可畫上等號。
這樣的松屋銀座在歡慶100歲生日之際,也推出許多設計相關的紀念品和紀念企劃活動。百週年活動從即日起,一路持續至明年2月28日為止。松屋銀座開設了「MATSUYA GINZA 100 ANNIVERARY」特別網站,從2025年3月起將連載100篇專欄文章,以人、地域、物品等角度切入,娓娓道來松屋和銀座之間的各種故事。
此外,還推出了百週年原創紀念商品,販售以開店100週年為主題的松屋原創商品。設計靈感取自松屋的社章,象徵吉祥與永恆繁榮的「松鶴」圖騰,復刻銀座店創業當時的經典LOGO,推出限量款式。「松屋銀座 X UNIQLO TOKYO」也聯名登場。T恤和托特包的設計,以松屋銀座的標誌、歷代包裝紙、1925年開店時的海報與報紙的圖樣為主,復古又潮流。
順帶一提,銀座松屋有個不算秘密,但鮮少人會注意到的八卦。一般來說,日本人蓋房不似華人在乎風水問題,不過,銀座松屋卻特立獨行。
在松屋銀座百貨一樓天花板上,設有五處梵字銘牌,象徵守護東西南北方位的佛教四天王:持國天、廣目天、增長天與多聞天。其中三個只要抬頭就能看到,唯有「持國天」因為在後場商品儲藏區內,所以一般人看不到。原因是松屋銀座在1964年進行大規模擴建時,曾有人指出新設出入口與「鬼門」方位重疊,經過高人指點以後,為了守護松屋銀座的東西南北免於鬼怪與惡靈的侵擾,於是設置了這四個源自印度象徵四天王的神秘梵字。2001年翻修時,又在建築中央增設帝釋天雕飾,位置精準對應屋頂供奉的「龍光不動尊」,構成如曼荼羅般的守護結界:四隅為四天王,中央為帝釋天,頂部則為不動明王,象徵全面護佑。
登上屋頂,就能看到供奉的「龍光不動尊」,從1929年起作為守護神奉安,設計師來頭可不小,是由曾設計平安神宮與神田明神的建築師青池安太郎操刀,氣宇非凡。據說對於祈求轉運與商運順遂特別靈驗,而且因為在日文裡「龍光」與「流行」諧音,也吸引不少時尚界人士參拜。
人、鬼、神,各方好手齊聚一堂,這裡恐怕比澀谷十字路口還熱鬧吧!雖然是民間信仰,但對於喜歡日本傳說的人而言,就多了一層有趣的故事性。
松屋銀座整座建築因此成為一處傳遞流行時尚、設計藝術,同時也是靜謐且充滿靈性的能量之地。
張維中
居日作家,2008年起以東京為生活據點,書寫一系列的跨城市文化觀察,出版類型除旅遊以外,橫跨小說、童書與繪本,曾獲金鼎獎。代表作散文《東京模樣》、遊記《東京半日慢行》,最新作品為小說《划船去摘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