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阿里山森林鐵路門戶、林業資源富饒的木都古城 走進森林之鄉感受嘉義市獨特的人文魅力

北門車站見證嘉義林業與鐵道文化的百年歷史風華。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北門車站見證嘉義林業與鐵道文化的百年歷史風華。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本文共2104字

三花集團 文/林蔓禎

嘉義市是一座擁有獨特魅力,饒富人文色彩的藝術之都。因位居世界三大高山鐵路「阿里山森林鐵路」之門戶,因此,舊鐵道、火車頭、檜木群、老屋宅…,富含木材、森林等天然資源與自然風光,成為形塑嘉義的主元素,是嘉義市最具特色的文化景致。

北門車站

坐上檜木製的紅色小火車,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坐上檜木製的紅色小火車,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舊名北門驛,西元1912年正式完工並啟用,1998年被指定為嘉義市市定古蹟。後來因多處呈現蟲蛀、油漆剝落等情形,於2023年開始進行整修工程,同年12月26日起,阿里山小火車的停靠站則移至位在忠孝路的新站。當小火車徐徐進站時,紅色火車頭、檜木製的車廂緩緩映入眼簾,濃濃的復古情懷,優雅而浪漫。附近的阿里山鐵路車庫園區保存有多座具歷史價值的蒸汽和柴油火車頭與客貨車廂,鐵道迷千萬別錯過。

坐上檜木製的紅色小火車,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坐上檜木製的紅色小火車,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鐵路車庫園區保存多座具歷史價值的火車頭及車廂。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鐵路車庫園區保存多座具歷史價值的火車頭及車廂。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嘉義製材所

阿里山林場自1963年停止伐木後,即留下包含北門驛、林場宿舍及嘉義製材所等多處百年歷史的林業文化資產,其中,嘉義製材所有如一塊珍貴稀有的林業瑰寶。主要建築體是由機具工廠、動力室、煤料貯存庫、乾燥庫房、前棟辦公室所組成的日本時期營林製材所相關建築群,於2019年規劃為阿里山林業村林業藝術園區。

走一趟嘉義製材所,感受當年嘉義林業發展的輝煌歲月。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
走一趟嘉義製材所,感受當年嘉義林業發展的輝煌歲月。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走一趟嘉義製材所,感受當年嘉義林業發展的輝煌歲月。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
走一趟嘉義製材所,感受當年嘉義林業發展的輝煌歲月。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園區幅員遼闊,成堆的巨型木材錯落堆置於綠地上,成了點綴園區的最美裝置,也見證了嘉義林業發展的一頁滄桑。幾座約二層樓高的「天車」十分引人注目,探詢之下得知,原來是舊時代用來協助吊掛木材的器具,展示的單座天車是後來仿製的,原來的天車高度更高,底座裝有滑輪,可移動,且多座排列,光想像,場面就非常浩大。

「天車」是舊時代用來協助吊掛木材的設備。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天車」是舊時代用來協助吊掛木材的設備。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室內場館推出「記憶‧阿里山」特展,提供民眾以全方位視角來親近、感受並認同阿里山。「百年鳴森」則藉由一脈相承的機械工藝,認識從蒸汽到柴油動力的機關車構造,介紹一些火車相關的知識,譬如火車如何煞車?車廂間如何連接?等等,讓人了解當年的林鐵如何以機械巧思,克服多彎、陡峭的登山路線,喚起國人心中最鮮明的林鐵記憶。

「第二製材所」是原來的機具工場,台灣光復後,因伐木需求不在而做了填平處理,後來林務局接手,進行整修開挖時,赫然發現底下大有玄機,地下一、二層的深度,尚保留有運送、製材、機座、木屑集中區…設備,成了台灣現存最大的檜木製材工業遺址,真令人眼界大開。

檜意森活村

台灣第一座以森林為主題的文創園區。占地3.4公頃,由日本時代的檜町、嘉義市共和路與北門街林管處國有宿眷舍、嘉義營林俱樂部及現今共和路與林森東路間的29棟歷史建築所構成,是全國最大的日式建築群,近年更成為親子與網紅打卡熱點之一。走在充滿歷史感的街道上,井然有致的街區規劃、日式風情的老屋建築、草木扶疏的植栽和造景,悠閒地穿梭在各棟建築物之間,愜意又自在。

嘉義公園

每造訪一座城市,只要時間許可,我一定抽空到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公園走走看看。來到嘉義市,想當然耳就非嘉義公園莫屬。

嘉義公園開放於1910年,歷經數次整修與增建,如今園內不僅保有忠烈祠遺址、史蹟資料館、清代古砲等古蹟與歷史建築之外,還有知名地標射日塔、孔廟、兒童遊園地、游泳池、噴水池…;以及庭園、涼亭、橋梁…原有的公園景致,是一座可以提供各種面向、滿足各類需求的綜合性公園。

巍峨高聳的忠烈祠是珍貴的歷史古蹟。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巍峨高聳的忠烈祠是珍貴的歷史古蹟。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射日塔」是一座高62公尺,共12層的塔式建築,由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與卓建光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設計,有「嘉義市新地標」之稱。其外觀的建築理念發想自阿里山神木,塔身褐色的鋁條設計近似神木的外皮紋理,塔中間有著「一線天」,高40公尺,就像劈開的神木一樣。「一線天」裡據說有一幅高24公尺、寬3公尺、厚0.6公分,仿剪紙造型的青銅雕藝術品,描繪的正是勇士與嬰孩的「射日傳說」使命,象徵人類繼往開來的傳承精神。

射日塔有「嘉義市新地標」之稱。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射日塔有「嘉義市新地標」之稱。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射日塔的原址為建於日本時代的嘉義神社,神社本殿於二次大戰後改為嘉義市忠烈祠,無奈因1994年4月間的一場祝融之災而毀損,僅留下戶外區的巨型牌樓供憑弔。連同射日塔、忠烈祠遺址與緊鄰的史蹟資料館範圍,是我在嘉義公園裡停留最久的地方,也是心中最受觸動的時刻。射日塔巍峨高聳,抬頭仰望之際,不由得生出「仰之彌高」的崇敬之心。忠烈祠儘管祠堂本體已不在,然而,巨大偉岸的石製牌樓,矗立在遼闊寬廣的大道上,宛若英姿煥發的革命先烈,颯爽豪邁、卓爾不群。

出身嘉義的當代知名畫家陳澄波,他愛好大自然,擅長將地方風土與現代元素交融結合,而留下許多描繪嘉義公園的代表作,因而特闢「陳澄波畫架」於公園內,展示陳大師的精采之作。

出身嘉義的美術大師陳澄波,曾留下許多描繪嘉義公園的代表作,圖為「自畫像」。 圖片...
出身嘉義的美術大師陳澄波,曾留下許多描繪嘉義公園的代表作,圖為「自畫像」。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出身嘉義的美術大師陳澄波,曾留下許多描繪嘉義公園的代表作,圖為「嘉義公園」。 圖...
出身嘉義的美術大師陳澄波,曾留下許多描繪嘉義公園的代表作,圖為「嘉義公園」。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嘉義市立棒球場

位在嘉義公園旁的市立棒球場,啟用於1918年,是日本時代嘉義農林棒球隊練習和比賽的場地,也是球隊遠征甲子園的訓練基地,據稱是當時台灣最好的公園棒球場,同時是目前中華職棒現役球場中歷史最悠久的比賽場地。球場前的廣場上,一顆巨型的KANO棒球裝置藝術,標誌著台灣棒球運動輝煌榮耀的美好時光。此外,球場大門左右側,分別設立「七虎耀諸羅」與「威震甲子園」的銅雕作品,前者是為了紀念1968年嘉義市少棒錦標賽冠軍而設,七隻老虎姿態各異,虎虎生風。

一顆巨型的KANO棒球,凸顯台灣與棒球文化的緊密連結。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
一顆巨型的KANO棒球,凸顯台灣與棒球文化的緊密連結。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七虎耀諸羅」七隻老虎姿態各異、威震八方。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七虎耀諸羅」七隻老虎姿態各異、威震八方。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嘉義公園,集自然生態、藝術人文、知名建築、歷史古蹟與運動娛樂的生活休憩場域,一百多年來,她循著城市腳步與歷史脈絡,始終與嘉義同呼吸、共成長,今後亦將一如以往矗立在這片大地上,持續守護著嘉義市民。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本文由《三花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三花集團

為人們追尋美好生活體現舒適內著的實踐者。 透過不斷的專研與創新,超越國際,擦亮國家玉山品牌,以舒適生活提案者的角色定位,從食、衣、住、行、育、樂拓展版圖,跨足餐飲、汽車代理、加油站等集團經營多元發展服務顧客,三花基金會更實現以教育、慈善公益領域力行企業社會責任。讓三花「專業、用心、感恩」的核心價值為國人帶來永續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

news image

日月潭既國際又在地的高端旅宿!力麗溫德姆溫泉酒店融入滿滿邵族元素 以最近距離感受伊達邵傳奇

news image

英倫輕奢走跳又一章 直擊愛丁堡、利物浦與倫敦的城市魅力

news image

遊倫敦必逛景點!Bicester Village 貼心 Hands free 服務 連不進購物村的 Dior 都到此設店

news image

雪城裡有貓!直擊會津若松的「貓站長」超級卡哇伊

news image

花東縱谷首輛觀光列車、專業管家全程服務 海風號姊妹列車「山嵐號」4月中旬正式啟航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日月潭既國際又在地的高端旅宿!力麗溫德姆溫泉酒店融入滿滿邵族元素 以最近距離感受伊達邵傳奇

news image

英倫輕奢走跳又一章 直擊愛丁堡、利物浦與倫敦的城市魅力

news image

林澧竣專欄/低酒精、無酒精更時尚?Z 世代的酒類偏好出現什麼轉變?

news image

大阪世博開幕倒數!星野 OMO7 推全新體驗「愛上 EXPO」

news image

遊倫敦必逛景點!Bicester Village 貼心 Hands free 服務 連不進購物村的 Dior 都到此設店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