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在文化奧運之前 藝術、建築與文學曾經也是比賽項目之一?

本文共2672字

非池中藝術網 編輯整理/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

2024巴黎奧運是藝術和體育的結合,或者像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才皮耶·德·古柏坦(Pierre de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 1896-1925)所說的「肉體和心靈」的結合,是奧林匹克主義的基石之一。

— 2024巴黎奧運

2024巴黎奧運於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巴黎也將成為繼倫敦後,第二個三度舉辦夏季奧運的城市。在此期間,法國首次推出「文化奧運」,以將近2500項展演計畫,廣邀各國藝術家共同展開一場文化運動會,期待能夠將文化帶入比賽場館或是其他意想不到的地方。然而在這樣的底蘊下,2024巴黎奧運為全球關注的運動會注入了歷史、藝術、音樂、舞蹈、建築、設計、時尚等多元共融的景象。本屆奧運的開幕,不論是在視覺設計及表演鋪陳,都成為萬眾矚目,且廣受肯定的亮點。

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一景。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一景。 圖/文化部提供

本次臺灣隊參與運動盛事同時,更設置臺灣館與文化奧運共襄盛舉,展現臺灣軟實力。文化部以「自由之聲、島嶼風華、當代新藝、世界共融」為主題,邀請24組表演團隊、122名藝術家及工作者,在文化奧運指定場域「拉維特園區」呈現57場精彩節目,並輪播文化部藝術銀行近300位藝術家的作品影像。(更多活動內容請參考臺灣文化前進巴黎奧運官網

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表演,由ABAO阿爆(中)率領那屋瓦少女隊的Kivi(左2)、...
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表演,由ABAO阿爆(中)率領那屋瓦少女隊的Kivi(左2)、Dremedreman 曾妮(右2)、Makav真愛(左1),以及R.fu(右1)、Musa明馬丁(鋼琴),帶來原住民古謠、電音、母語創作等歌曲。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奧運臺灣館活動現場。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奧運臺灣館活動現場。 圖/文化部提供

不過,可以關注到的是,在文化奧運之前或許可追溯至最早奧運的發起人皮耶·德·古柏坦(Pierre de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曾經在奧運期間舉辦過「藝術」奧運,以建築、文學、音樂、繪畫和雕塑,稱作「繆斯五項」(Pentathlon of the Muses)的獎項。但是獎項卻在1948年後無疾而終,期間不少人想恢復其機制,卻因為諸多問題未達重啟目標。

「藝術」曾是奧運其中一項競賽?

古代奧運會在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期間每四年舉辦一次,但因羅馬帝國的基督教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以革除異教為由,宣布廢除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直至1892年,一位法國人皮耶·德·古柏坦(Pierre de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在某次演講中首次提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構想,最後終於在1896年,於希臘成功舉辦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同時奠定了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基礎。他希望藉由奧運會,提供全民身心卓越的機會,並在1906年首次提出增設藝術類競賽項目。

古柏坦,在1894年6月於巴黎組織了一次國際大會,希望在法國推廣體育,另一方面,...
古柏坦,在1894年6月於巴黎組織了一次國際大會,希望在法國推廣體育,另一方面,亦希望藉由定期舉辦的國際體育活動促進各國人民的理解,並為世界帶來更多共好、和平的相處。圖為當時候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合影,從左到右(站立):Willibald Gebhardt(德國)、Jiri Guth(波希米亞)、Francis Kemény(匈牙利)、Viktor Balck(瑞典);(坐著):Pierre de Coubertin(法國,秘書長)、Demetrius Vikelas(希臘,會長)、Alexis de Butovski(俄羅斯)。 圖/取自International Pierre de Coubertin Committee Facebook專頁

依照慣例,「繆思五項」一樣分為金、銀、銅三個獎項,所有參賽作品都必須是原創並且以運動為主題。藝術家可以提交多個作品,這也代表著藝術家有可能在一次比賽中贏得多項殊榮。不過,將藝術納入全球性國際競賽機制並非人人認同,因此在獎項草創期間曾遭到瑞典組織機構反對,因此在六年後1912年舉行的第二屆比賽中,僅有35位藝術家提交作品,且獲獎名單也相當有限。隨著時間推移,「繆思五項」逐漸擴大比賽範疇,包括文學的「戲劇」、「史詩」和「抒情詩」類別,美術方面則拓增了「繪畫」、「版畫」和「水彩」等項目。1928年時,建築也納入了競賽項目中。

該年雕塑競賽中由運動員兼雕塑家沃爾特·威南斯(Walter Winans)的小型戰車、20英寸高的青銅作品〈An American Trotter〉贏得了個人的首枚雕塑金牌,同時他成功拿下步槍比賽獎項,成為唯一一位在奧運藝術和體育兩個階段均奪得獎項的美國人。其餘像是繪畫、平面藝術和音樂項目中僅給出了金牌,銀牌和銅牌則為從缺。而發起人德·古柏坦卻以兩個化名提交了他的詩作《運動頌》(Ode to Sport),並在文學類別中獲得最高獎項。

沃爾特·威南斯(Walter Winans)作品〈An American Tro...
沃爾特·威南斯(Walter Winans)作品〈An American Trotter〉(1912)。

直到20年代,奧運中的藝術競賽才開始受到重視。提交的作品數量從1924年的193件到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時激增到約1,100件。即便到了第十屆(1932)洛杉磯奧運會上,有報導稱當年奧運參與人數有所下降,但仍有超過三十八萬名遊客前往歷史、科學和藝術博物館欣賞提交的藝術品。

然而,由於國際奧委會(IOC)對參賽者職業地位的規範,1948年後藝術奧運遭到停辦。根據規定,所有奧運選手必須是業餘創作者,但國際奧委會發現,多數參賽者都是職業藝術家,有些藝術家甚至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結束時獲准出售自己的作品。不過,可以注意到的是,1948年最後一屆藝術比賽結束時,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在獲得獎牌數量上名列前茅。

「藝術奧運」的歷史人物

1.吉恩·雅科比(Jean Jacoby)

盧森堡藝術家吉恩·雅科比(Jean Jacoby,1891-1936)以三聯幅的繪畫作品〈運動練習曲〉(Étude de Sport ,1924)和〈橄欖球〉(Rugby,1928)獲兩次金牌。在雅科比的創作發展中可以發現,他擅於捕捉人物運動中的動態線條。特別是過去也曾在法國著名的體育報紙《L'Auto》舉辦的比賽獲得首獎,其後更憑藉獲得奧運金牌後,確立了自己的藝術方向。

為了紀念雅科比的貢獻,盧森堡西南部的希夫朗日(Schifflingen)設立了在他辭世後設立了紀念碑,卻於1940年被德軍摧毀。戰後,盧森堡的一座市政體育場則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表彰的貢獻。

盧森堡藝術家吉恩·雅科比(Jean Jacoby,1891-1936)以三聯幅的...
盧森堡藝術家吉恩·雅科比(Jean Jacoby,1891-1936)以三聯幅的繪畫作品〈運動練習曲〉(Étude de Sport,1924)和〈橄欖球〉(Rugby,1928)獲兩次金牌。 圖/取自canvas.saatchiart.com

Jean Jacoby-〈Hurdling-The Finish〉。 圖/取自c...
Jean Jacoby-〈Hurdling-The Finish〉。 圖/取自commons wikimedia

2.亞歷克斯·沃爾特·迪格曼(Alex Walter Diggelmann)

瑞士平面藝術家及書籍設計師亞歷克斯·沃爾特·迪格曼(Alex Diggelmann)是一名定向運動員、熱氣球駕駛員、弩弓手,以及瑞士著名的平面及海報設計師,曾為1948年聖莫里茲冬季奧運會上設計了官方海報,以及其中兩款奧運郵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歐洲足球協會聯盟擔綱設計,也為世界滑雪錦標賽規劃了至今仍在使用的獎牌。而他曾在奧運會上贏得三面獎牌,是唯二達此成就的藝術家之一。另一位為曾三次獲得銀牌的作家約瑟夫·彼得森(Josef Petersen)。

Alex Walter Diggelmann 1931年的作品。 圖/取自inv...
Alex Walter Diggelmann 1931年的作品。 圖/取自invaluable.com

Alex Walter Diggelmann1948年聖莫里茲冬季奧運設計其中一...
Alex Walter Diggelmann1948年聖莫里茲冬季奧運設計其中一款郵票。 圖/取自LASTDODO

3.傑克·巴特勒·葉芝(Jack Butler Yeats)

愛爾蘭畫家、作家傑克·巴特勒·葉芝(Jack Butler Yeats)早年曾在報社擔任插畫家,並於189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福爾摩斯故事輯的漫畫,但在20世紀初轉向於油畫創作。因經常描繪愛爾蘭風景、馬匹、馬戲團等內容而被視為「國家級畫家」。1924年巴黎奧運時,以印象派風格的油畫作品〈利菲游泳〉(The Liffey Swim,1923)奪得銀牌榮譽,其捕捉了自1920年以來都柏林年度體育盛事,以及游泳者衝向終點線的瞬間、民眾參與與觀賽的情境。作品中善用空間與視角的定位,將觀眾置身於人群之中,以使人親身感受比賽中迫切、熱絡、緊張的氛圍。

傑克·巴特勒·葉芝(Jack Butler Yeats)作品〈利菲游泳〉(The...
傑克·巴特勒·葉芝(Jack Butler Yeats)作品〈利菲游泳〉(The Liffey Swim,1923)。 圖/取自愛爾蘭國家美術館

※本文由《非池中藝術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非池中藝術網

追隨著藝術的腳步,分享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希望提供給台灣社會想認識藝術、知道國內外藝術大事的朋友,一個最完善的新聞媒體頻道、資訊分享平台!推動藝術生活化,讓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受到美的澆灌。

相關

news image

一尊金光戲偶讓他從此離不開布袋戲!戲偶子劇團邱豐榮以不同視角 帶著故事戲偶走入人群

By 居心誌
news image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國際首航/從青年軍到國家隊 NSO 以職業樂團規模培養年輕音樂家

By PAR表演藝術
news image

百年首現!莫內經典之作〈睡蓮〉登香港佳士得 估價11億元挑戰亞洲拍賣高價紀錄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拍賣會常勝軍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九月現身佳士得 是否能再次為低迷的藝術市場帶來新活水?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延續30年的絲綢之路!Louis Vuitton 攜手五位當代藝術家推出 Art Silk Squares 純絲方巾系列

By Prestige Taiwan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從本夢比到本益比 亞果集團把遊艇夢做大

news image

露台獨享蕈菇晚宴、動手實作藤編藝品…虹夕諾雅 谷關「秋蘊泰雅」豐收體驗每日限定一組

news image

林澧竣專欄/用葡萄酒送出好人緣

news image

金馬影后桂綸鎂攜手 Volvo XC40 解構平行時空 前進嚮往的自己

news image

曾士昕專欄/細究鐘表市場動向 近年趨勢見微知著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