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做圓」「新朋友」雙計畫 邀民眾參與和共創

新北市美術館外觀。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外觀。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本文共3043字

非池中藝術網 文/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尚在興建、籌備中,為讓社會大眾提早認識美術館,已於4月15日階段性先行開放戶外園區、一樓藝術街坊及圓頂藝術空間等場域,除三週假日安排特別限定活動外,亦同時邀集策展人及創作者以「參與及共創」為題,策辦創作者進駐及展演計畫,建立觀眾並為日後開館暖身。

邀請民眾參與及共創的跨域展演計畫

座落於鶯歌區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以「全民美術館」為核心出發,新美館關注全市藝文發展,致力串聯藝術與生活,實踐美術館作為全民學習及社會連結的重要使命。配合園區開放,新美館於一樓藝術街坊邀請多組跨域創作者進駐,推出「做圓」展,以新北市特色為題,與民眾共創交流,匯聚為另一種新型態的藝術聚落;在圓頂藝術空間,則有「新朋友」沉浸式科技互動展,邀請親子觀眾一起來培養容器幻獸;此外,美術館園區除既有三鶯之心藝術特區戶外作品之外,新設置的公共藝術作品也於園區開放時同步曝光。

在一樓藝術街坊區域,由黃偉倫及呂武隆共同策劃,以「做圓making circle」為新美館實驗室進駐主題,邀請包含產品設計師、圖像創作者、織品設計師、花藝師、平面設計師、攝影師、食物設計師、導演、空間設計師、藝術家、音樂製作人、服務設計師、新媒藝術家、肢體工作者等多組跨域創作者進駐,並以其創作為圓心,新北市的特色為距,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創作,讓進駐創作者及民眾間的交會處,成為藝術聚落重心。

新美館實驗室進駐計畫,植物藝術家賴怡璋工作坊。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新美館實驗室進駐計畫,植物藝術家賴怡璋工作坊。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每位進駐者的工作室皆展現他們鮮明的獨特性,如植物設計師賴怡璋以「植物收藏室計畫」為進駐主題,應用美術館周邊的野生植物,呈現人類因文明和需求發展所創造的地景記憶,並邀請在地工藝產業合作,結合故事與工藝,成為文明與自然融合的收藏室。音樂製作人賴思勻(Sonia)創作啟發自鶯歌當地陶藝,本次計劃從廢棄、破碎陶片中尋找材料自製樂器,賦予廢棄陶片嶄新生命,再利用自製陶片打擊樂器,融合到自己擅長的電子音樂中,研究新的聲音創作元素。本次計畫同時遭以新美館藝術街坊的特色階梯及廊道空間,結合香氣、視覺、光線、植栽等五感體驗,打造可供民眾穿梭、遊戲的概念式球體裝置與空間裝置,策劃人及創作者邀請民眾漫步於街坊中,與創意共生,與藝術不期而遇。

此外,還特別邀請德國藝術家Karina Smigla-Bobinski帶來曾在全球各地展出之知名互動藝術作品《ADA》,大型透明塑膠氣球中注滿氦氣,外層裝置有300根炭筆,觀眾可以用力推動、轉移、拋接、玩耍,與《ADA》互動,在全白空間中留下共創的塗鴉線條與記號痕跡,也讓展間的樣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不可預測性。

德國藝術家Karina共創作品。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德國藝術家Karina共創作品。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參觀民眾與Karina作品互動。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參觀民眾與Karina作品互動。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做圓」自4月15日起開展後,展期中規劃數十場邀請民眾參與共創的工作坊,包含由舞蹈家張雅為帶領的「腦子有洞」身體的想像練習肢體工作坊、導演洪詩婷的「Feed My Imagination!電影工作坊」,以及由跨域設計師滕孟哲、陳楷恩、郭于寧舉辦的「進食練習-吞嚥與咀嚼的工作坊」等精采活動,透過工作坊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共創成果預計於6月底完成,活動至8月2日止。

同時,策劃人也以新美館藝術街坊的特色階梯及廊道空間,結合香氣、視覺、光線、植栽等五感體驗,打造可供民眾穿梭、遊戲的概念式球體裝置與空間裝置,策劃人及創作者邀請民眾漫步於街坊中,與創意共生,與藝術不期而遇。

新朋友展融入新北文化地標之沉浸式互動作品。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新朋友展融入新北文化地標之沉浸式互動作品。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新朋友」展由策展人黃彥穎策劃,是新美館為迎接園區開放所啟動的參與式藝術行動,象徵美術館將成為在地的新文化聚落,為觀眾創造一種寓教於樂的體驗過程。

在圓頂藝術空間主展間中,為沉浸式遊戲裝置作品〈ID〉,以「新朋友」為題,延伸出以創造新朋友為概念的互動體驗。觀眾先進行登入註冊資料,再透過塗鴉創造自己的容器。藉由掃描技術,將畫紙上的容器怪物,變成立體並躍上互動投影牆上的世界中。這座城市正是以新北市知名地標、文化景點、節慶信仰等景象所組成,每位觀眾的「新朋友」開始在城市中互動、連結,進而成為「好朋友」,為這座城市,注入嶄新的活力。

此外,還能透過不同情境的轉變及任務的發掘,讓城市呈現出多元且精采面貌,透過親子同遊、夥伴共創的過程,植入空間認知、社群養成及協力成長的概念培育;每一次體驗都充滿新奇,一起來新北「交朋友」吧!

新朋友展藝術家廖建忠作品。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新朋友展藝術家廖建忠作品。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其他展間及廣場的體驗式作品,則由廖建忠、江忠倫、鄭伊雯、陳韻如、符曉柔、廖祈羽以及張暉明等7位藝術家分別以「新朋友」為創作命題,發展為結合五感體驗的情境設定及藝術裝置展覽自4月15日起至10月22日止,期間更規劃有近60場工作坊,包括「大雨健身房」親子舞蹈肢體工作坊、「候鳥客廳」聲音製造親子工作坊、「火山餐廳」造型與想像創作工作坊,及「礦石圖書館」以新北市在地文史及自然知識出發的微型軟雕塑製作工作坊;鼓勵民眾透過感官、思考和行動之互動參與。期待在數位時代中,打造一個微型社群模型,不僅隱喻關於科技、人⽂、自然等多元議題,同時為未來開館的新美館募集觀眾,共同參與美術館的成長。

在河左岸 公共藝術作品系列

有別於單一型態的公共藝術設置,新美館希望打破既定印象,帶給觀眾新的公共藝術定義和想像。本次園區開放4件新委託創作的作品首次公開亮相。其中,特別委託長期定居於新北市金山,95歲資深藝術家李再鈐,創作新作〈種子〉。該作品融合藝術家自身的在地觀察與生命經驗,以簡潔而有機造型,象徵萬物生命的起點,乘載著希望與祝福。此外,李再鈐亦慷慨捐贈一件大型雕塑作品〈對立與和諧〉予新美館典藏,意義非凡。

李再鈐公共藝術作品<對立與和諧>。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李再鈐公共藝術作品<對立與和諧>。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李再鈐公共藝術作品種子模擬圖。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李再鈐公共藝術作品種子模擬圖。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位於藝術街坊洗手間的作品〈形色與色〉、〈島嶼路徑〉,由藝術家曲德義和周代焌聯手繪製圖面,從古地圖捲軸方式建構鶯歌的地理想像,結合網路科技觀看地圖的旅行經驗,並運用細膩的馬賽克剪黏與色彩拼貼,呈現廊道人來人往的線性流動及土地的細緻變化,營造古今的超現實空間。

曲德義〈形色與色〉、周代焌〈島嶼路徑〉。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曲德義〈形色與色〉、周代焌〈島嶼路徑〉。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周代焌〈島嶼路徑〉。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周代焌〈島嶼路徑〉。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另一委託創作則是以聲音為媒材的新作《聲紋》,由藝術家Yannick Dauby、蔡宛璇、許雁婷、楊雨樵共同創作,透過創作團隊田野紀錄或虛構等敘事手法,轉譯成一系列具有導覽性質的聲音作品。音檔內容收錄了三角湧河畔、鶯歌傳統產業、地方耆老口述、南靖部落族群與歌謠,及臺灣第一張商業黑膠唱片珍貴僅存的客家八音等聲音,引導民眾用移動和聆聽的方式,漫步於園區內7處場景,從聽覺來想像、探索、感受三鶯地區獨特的地方紋理色彩。

藝術家Yannick Dauby、蔡宛璇、許雁婷、楊雨樵〈聲紋〉。圖片來源/新北...
藝術家Yannick Dauby、蔡宛璇、許雁婷、楊雨樵〈聲紋〉。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林舜龍作品〈坯〉。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林舜龍作品〈坯〉。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此外,原位於三鶯之心的公共藝術作品〈坯〉、〈瓷意生活〉、〈走泥〉、〈王者之仗—1804〉,在設置14年後,新美館也委由藝術家林舜龍、吳建福、鞏文宜、施宣宇協助完成修復,並以復舊如新的面貌,再次歡迎民眾互動親近。

而為進一步推廣園區作品,4至6月期間,新美館和陶博館也聯手推出「探索藝境」及「春遊鶯歌」兩大系列推廣活動,包括深度導覽、小旅行、實境解謎、導聆演出等,邀請民眾以多元體驗的方式欣賞公共藝術作品。

「做圓Making Circle」創作者進駐計畫

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活動期間|2023/4/15-8/2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週一休館)

活動地點|新北市美術館園區-藝術街坊(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新朋友 New Friends」沉浸式科技互動展

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

活動期間|2023/4/15-10/22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週一休館)

活動地點|新北市美術館園區-圓頂藝術空間(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新美館官網|https://ntcart.museum

新美館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tcart.museum

※本文由《非池中藝術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非池中藝術網

追隨著藝術的腳步,分享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希望提供給台灣社會想認識藝術、知道國內外藝術大事的朋友,一個最完善的新聞媒體頻道、資訊分享平台!推動藝術生活化,讓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受到美的澆灌。

相關

news image

除了純飲 威士忌還可以這樣喝

By 羅芙奧藝術集團
news image

「一樣不一樣?我的身體是座博物館」 桃美館以藝術共融啟發兒童覺察差異及肯認自我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當輝煌壯麗的「維爾特」對上8把強而有力的「波吉」 精彩競演戲碼即將震撼高雄衛武營

By MUZIK閱聽古典樂
news image

以文生樂 AI 作曲再進化

By MUZIK閱聽古典樂
news image

史上在位最久007羅傑摩爾 私人珍藏戲服10月上拍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把家開著跑!露營旅遊新型態 開著福斯商旅 Caddy California 車宿輕旅行去

news image

「不能丟西班牙本店的臉!」一家從未在海外展店的星級餐廳 慕舍董座是如何引進台灣更晉升米其林二星?

news image

日本鳥取不只有砂丘!美食美景名湯外加恬淡氛圍 打造新度假天堂

news image

大人小孩都想住!相撲部屋、寶可夢主題房... 東京品味旅宿5選大推薦

news image

優雅品味與前衛科技 打造無與倫比的 BMW 430i Gran Coupé M Sport 四門跑車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