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764字
集團品牌又重新獲得市場的注目了。儘管疫後大家開口閉口都是獨立製錶,但近期有好些集團色彩鮮明的品牌卻意外地引起我們的討論。最近這些大集團都在做什麼呢?他們做的這些事又會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這次我們就來一家一家談談。
LVMH Group路威酩軒集團
持續有在關注鐘錶業消息的人可能會發現怎麼最近老是聽到LVMH Group路威酩軒集團的新聞——最新的傳言是勞力士即將結束長年擔任F1官方計時的任務,後續接手的很有可能就是LVMH旗下的品牌,而在看到這種說法的時候,許多人心裡的台詞可能都是「啊那不就什麼都給你們就好了」。
「我全都要」的確是現在大家對LVMH的主要印象,長久以來橫跨時尚、鐘錶到酒類等等多重領域的同集團如今還在不斷招納各式品牌,除了前兩年喧騰一時的併購TIFFANY之外,近期他們還買下了另一間專門生產各式特殊座鐘、在瑞士擁有近兩百年歷史的老廠L'Épée 1839,為集團在宇舶、泰格豪雅、真力時以及寶格麗等等品牌之外又加入了一個錶界成員。
事實上相較於其他幾大鐘錶集團,過去我們對LVMH在這一塊的印象是相對比較弱勢的,儘管前面提到的幾間錶廠都是實力堅強的中堅份子,但數量上畢竟還是難比雙雙都擁有超過十個品牌的Richemont和Swatch集團,而且也缺乏像江詩丹頓或寶璣那樣的頂級老廠,因此儘管大家都認同他們的資源豐富,然而一旦對上另外兩家似乎還是很難稱得上平起平坐。
不過近年LVMH的許多動作確實每每都引起了媒體話題,不論是重啟了DANIEL ROTH和GERALD GENTA兩大獨立品牌、舉辦LV鐘錶獎、還是與錶界超級新星AKRIVIA合作推出聯名款都在業界引起了絕大的討論,儘管這些舉動嚴格來說都還不至於從結構面改變集團的地位,但像這樣的話題的確影響了市場對他們的看法。而且這些操作幾乎都是由集團家族成員所發動的:Frédéric Arnault年初才剛從泰格豪雅直接升至全集團鐘錶部門的CEO,Jean Arnault也從LV的鐘錶部門主導了上述大部分的作為,有鑒於時下世人對Arnault家族的高度興趣——不論你關心的是手錶還是Blackpink,在此一效應的加持下也讓LVMH對鐘錶事業的經營產生了實質以上的聲量,這種運作結構未來會將集團帶往哪裡是目前錶界最關注的動向之一。
Richemont Group歷峰集團
另一方面Richemont Group歷峰集團近期則發生了劇烈的人事變化,包含集團本身以及旗下多家重要品牌的管理階層都經歷了一番大搬風,儘管大部分要角的異動多少都在預料之中,不過從這一波改組發生在哪些品牌仍然得以窺見集團現今的若干走向。
Richemont旗下最受矚目、同時也是本次改組的重點品牌當數卡地亞和梵克雅寶,這兩家共通的特色,除了超越鐘錶領域的高知名度之外,最突出的就是手錶商品都不是它們的唯一主力——事實上目前珠寶佔了Richemont總收入的一半以上,考量到這兩家分別是這個奢侈品帝國最賺錢和第二賺錢的品牌,如此情形對一介「鐘錶集團」來說其實頗具深意。
長期觀察每年新錶的人會發現Richemont在2010年代後期的所謂「大作」明顯減少了。以卡地亞為例,隨著高級錶市場在千禧年後的第一波高速成長,他們家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投入了大量研發資源,當時大家相當熱衷於討論哪個牌子又在錶展上推出了什麼新奇的複雜功能,而卡地亞幾乎年年都有新錶成為話題。
問題是這些大錶雖然佔盡了媒體版面,對於實際銷售的幫助卻是有限,隨著2010年代中期市場的波動,卡地亞開始逐漸減少這些花錢的複雜功能,轉而發展對高階資深玩家更具吸引力的歷史復刻系列以及好賣的經典款。類似的情形某種程度上也發生在集團的其他品牌上,而一旦大家的商品結構都開始導向技術含量低的基本款以後,最終留給市場的印象就是「Richemont放緩了專業製錶的力道」,與此同時珠寶商品在集團內的重要性遂變得愈來愈不容忽視。
除了做錶之外,賣錶的部分也是,之前提過Richemont逐漸將旗下品牌的經銷權收回來自己開直營店,此外由集團主導的多品牌複合店「TimeVallée」也開始積極在全球拓點,光是台灣就在短短一年半接連開了新竹和新北市兩家分店,透過掌握零售的方式進一步控制市場、提升利潤是現階段他們除了產品的另一個經營重點,而這個策略確實也已經影響了集團各家品牌的形象,甚至改變了第一線的銷售生態。
Swatch Group斯沃琪集團
Swatch Group斯沃琪集團同樣也處在變化當中。這兩年錶界人士(尤其在錶展期間)聊到Swatch時常常調侃他們家快變局外人了。基於對當時全球最大鐘錶展Baselworld營運方式的不滿,Swatch集團在2019年毅然決定全體退出錶展,同年別開生面地自行舉辦了專屬集團品牌的「Time to Move」;一開始他們的計劃是以這種排他的商展來發表中高階品牌的新品,至於其他入門品牌則是各自巡迴全球市場單獨發表,而在第一年首度試行時這種新穎的做法也獲得了不少好評,甚至引起許多外部品牌計劃在隔年跟進自行辦展。
問題是2020年碰上了讓全世界停擺的疫情封鎖,Swatch的大計才推了一年就被迫中止,錶界所有品牌都在往後數年持續模索如何透過線上虛擬的方式遂行錶展原本的任務。在這段期間既有的兩大錶展也發生了重大的組織變化,Baselworld形同解體,而從這裡出走的勞力士和百達翡麗則加入了過去由Richemont主導的Watches & Wonders,在幾大巨頭的號召下游離在外的品牌紛紛被吸收進這個新陣營,往後W&W遂一統天下,一躍成了目前業界最大的鐘錶展覽。
在這段重新整合的過程中Swatch始終持觀望態度,初期既沒有公開協助組織,成型後也沒有加入;像這樣獨來獨往的作風在疫情期間還不至於太突出,畢竟這時所謂的「錶展」其實也都是線上的,但等到2023年全面解封後Swatch局外人的形象就變得很刺眼了,當整個錶展週所有錶界人士都聚集在日內瓦的時候只有他們家一副事不干己的模樣,幾年下來集團旗下的品牌甚至有存在感愈來愈薄弱的危機(尤其當你自身也缺乏話題產品時)。
不過這個情形或許也將迎來改變。即將在八月底舉行的Geneva Watch Days是除了W&W之外每年期中的另一場大拜拜,今年Swatch終於打破沉默,派出集團內的寶璣、寶珀和格拉蘇蒂原創幾家高階品牌參展,或許經過這次暖身後明年我們就會看到他們大舉回歸錶展。
即便疫後獨立品牌在市場上大出風頭,但毫無疑問地傳統大集團仍然是推動整個產業前進的主要動力,隨著三大集團各自都在累積變化的能量,或許未來幾年錶界局勢又將進入另一個嶄新的階段。
孫德銘(SUN, Kyo)
曾任專業鐘錶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為國內多家媒體撰寫專欄,提供鐘錶相關文章和講評影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