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再生能源大浪潮下的5個思考

 圖源:Adobe Stock
圖源:Adobe Stock

本文共1552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報導

用綠電、投資再生能源電廠,是對環境友善的行動,但當淨零碳排大限(2050年)迫在眉睫,電廠用地有限下,民間的電廠投資熱,背後也浮現許多現象,值得我們關注與省思。

種電找地先搶先贏

現階段台灣距離虛擬電廠、智慧電網應用普及有不小距離,再生能源業拚「種電」,從各業者內部期許的發電量目標500MW到1GW不等來看,由於國土面積有限,各業者莫不積極搶地建電廠,先搶先贏。業者指出,法規許可種電,當地有饋線的土地僧多粥少,逼得業者得積極拉高給地主的價碼以求簽約,而這一來勢必將壓低電廠投報率。

「已聽到有開發商對地主喊出30%回饋金,你認為電廠要幾年才能回收?」一家民營再生能源業者私下抱怨,而這波搶地現象正在中南部上演。

買賣電廠是個好生意?

2020~2021年許多風場與太陽能電廠頻繁買賣交易,由於投資建電廠需要高額資金,不少業主因壓力而轉售。

「有很多人往裡面衝,感覺很好,但若不能永續,對行業不健康,因為(電廠)是社會20~30年重要物資,不適合用商品般操作,應該嚴肅看待。」友達能源事業本部副總林恬宇說,能源公共設施需要長期規劃,案場轉售頻繁,不斷有人換手,對台灣電力穩定堪憂。

而不僅是買賣電廠,綠電供應鏈IPO也日益盛行,許多集團旗下能源事業體分割、輔導中,計畫未來三年內上市櫃,連中型EPC也躍躍欲試。「一些本來沒有想(IPO)的EPC,因為券商不斷遊說,同業掛牌股價不錯,也開始計畫了。」一家大型太陽能電廠資深副總透露。

高電價時代要來了,準備好了嗎?

全球原物料價格長期上漲,電價調漲已避免不了,過去政策扶植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補貼綠電,但其實也補貼石化燃料電力,但未來天然資源越來越少,淨零政策讓原物料開採成本上升,未來用電高峰電價貴,用電離峰價格便宜,就像Uber一樣。

「電價會以價制量」大亞電線電纜董事長沈尚弘說,若電力自由化意味電費將自由化,未來洗衣服究竟是在家半夜洗還是下班回家馬上洗?半夜電價最便宜,但人在睡覺,應該會有機制可以設定等半夜電價便宜了,送訊息通知洗衣機啟動,用電習慣將因電價改變,未來新的能源管理、智慧家電將出現,「可以預期會有一些挑戰,但有挑戰就有機會。」

智慧電網好願景,等一等!智慧電表普及率太低

而有效率的電力供應服務,關鍵是智慧電網利用通訊技術收集終端用電與供電資訊,做敏捷調配,減少把電送到不需要的地方,造成浪費,時間電價也因此能做多級距設定,電價很可能是每小時不同,尖峰電費最貴,就能抑制用電量,但關鍵是智慧電表先普及化。

「台灣沒有大跨度的時間電價,《電業法》修正後開放綠電自由市場,但電網分離都還沒做到,照道理電網應該跟電業分開,讓電力買賣走到開放市場。」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說,但衝刺再生能源要兩大關鍵:區域電網及足夠的基載電力(24小時發電電廠)。

而台灣電費便宜,若時間電價讓每時段價格差異拉大,家家戶戶都將有設置「小儲能」的需要,目前日本住家就相當常見,「政策沒跟上,大的時間電價,需要有大聚合商,服務客戶不要買到貴的電。」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說。

碳費一噸多少錢?如何與國際接軌

環保署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正研擬碳費中,初步規劃由大到小納管,搭配排放額度繳交,專款專用。目前環保署尚未鬆口碳費多少,目前傳一噸費用100~300元,仍有許多批評收費過高聲音,但也有民間憂心碳費需與歐盟將上路的碳邊境稅接軌,避免重複課徵,同時憑證與碳權交易需求浮現。

「歐洲碳權每噸90幾歐元,一噸碳捕捉成本要300~500美元,所以沒人願意花錢碳捕捉,台灣據說碳費100元,這沒有用,大家會不會反而寧可交碳稅,反正不痛不癢?」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暨寶晶董事長蔡佳晉認為,推綠電不能靠企業善心,應該推「綠能捐」,任何工業用地申請就該要求評估綠電供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宇軒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
未來電力黑科技,發電、儲能融入生活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