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廠房上頭全蓋起來!中鋼光能三年打造全台最大屋頂型案場

中鋼光能總經理杜清松。中鋼光能/提供
中鋼光能總經理杜清松。中鋼光能/提供

本文共1058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中鋼光能總經理杜清松指出,隨著減碳議題逐年升溫、國際企業對ESG重視與RE100的再生能源需求,綠電將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母公司中鋼在響應政府綠能政策下,於2016年成立子公司中鋼光能,全力拓展太陽光電、儲能等事業。

杜清松說明,中鋼光能成立之初,中鋼考量集團廠房屋頂很多,加上中南部日照充足,具備設置屋頂型太陽光電的極佳條件,因此訂定三年發電量80MW(百萬瓦)的目標。

截至2022年6月底,中鋼光能已建置88.4MW電廠,綠電年產達近1.05億度以上,從2017年累積至今,綠電總發電量已達3.8億度、減碳19萬公噸。

除擁有全台最多的屋頂型案場外,中鋼廠區還擁有全台最大的單一廠址屋頂型案場達60MW;也有全台第一座工業區、最大型的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發電量為1.2MW。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發電是自已用」原則,中鋼光能投資考量不同於一般營運模式;包括屋頂浪板、光電模具、支架等設備等,均設定要有25年以上的使用壽命,因此成本比一般案場高出許多。

杜清松說,太陽光電有80%是靠天吃飯,但是剩下的20%維運工作同樣也很重要;如何在日照充足下維持高效穩定的發電,降低模組衰退率,是維持穩定營收與獲利的重要課題。

因此中鋼光能特別建置太陽光電智能化維運技術,累積巡檢查修的經驗,提高整體營運績效;例如藉由屋頂電廠的運維經驗,開發出許多型態的空拍巡檢技術,搭配3D建模,就能很快找出結構體局部可能發生問題的地方。

他指出,此技術並可協助中鋼建立飛行團隊,逐步應用至重要設備的巡檢,包括侷限空間、管橋、輸送帶、屋頂等,有助提升工安和風險管控、降低人力成本。針對未來發展,杜清松表示,公司已訂出中長期發電目標,規劃三到五年完成100MW發電量案場建置;並於十年內把案場進一步推進達到120MW,除優先協助集團各公司滿足用電大戶條款,也尋找機會跨入綠電交易市場。

他說,中鋼光能本身就是發電躉售起家,配合集團用電大戶電證合一需求,正由第三型再生能源電廠轉型為第一型發展,預計2023年開始銷售綠電憑證給集團各公司。

在大型工程總包(EPC)方面,中鋼光能定位在高端規劃設計部分,員工人數採精兵政策,其餘採購和建造則是發包給同集團中宇環保公司執行。

在儲能方面,他指出,先前發電案場持續增加時,內部發現不能欠缺儲能,尤其是今年發生303大停電事件後,儲能更形重要,因此優先跨入台電輔助調頻(AFC)系統,現在則同步規劃太陽光電(PV)+儲能的應用。未來將尋找集團各合適廠區如中鴻鹿港廠等,投資2至3MW設備試水溫,待熟悉操作技術後再逐步做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宇軒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
再生能源大浪潮下的5個思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