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023全球名家瞭望/緩解高通膨 先提升生產力

諾貝爾經濟學家史賓塞。(路透)
諾貝爾經濟學家史賓塞。(路透)

本文共1281字

經濟日報 史賓塞

全球經濟在新冠疫後承受的高通膨壓力,一部分是受長期的趨勢和力量所驅動,其中多半在供應面。暫時性因素如供應鏈瓶頸及中國大陸清零防疫政策,終究會消退。但這些長期趨勢可能在許多經濟體和全球金融市場導致新的均衡狀態。

就製造品和中間產品(在全球經濟可貿易部分的占比可觀)而言,我們已逐漸脫離長期通縮狀態,那是新興經濟體提供大量先前未利用、成本低廉的產能所致。不論需求何時暴增,均衡市場的反應將兼具供應擴張和物價調漲;過去數十年顯然以供應擴張為主,造成通縮壓力,久而久之被視為理所當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Michael Spence是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