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11字
經濟史學家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曾說過,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影響深遠、延續時間又長,原因在於「英國無能、而美國不願扛起穩定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責大任」。他認為,全球經濟需要一個霸主,也就是一個願意為全體承擔損失和風險的領導者。
二戰後數十年,美國成了那個領導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哈汀(Robin Harding)指出,從19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美國都是回應危機的調度者,它也因此變得昌盛繁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