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34字
【彭博】-- 大量中資房地產開發商今年在債券兌付上「棄外保內」,然而多次和違約擦肩而過的境內信用債市場並非如表面般風平浪靜。相較境外地產債今年已創下的紀錄最大違約規模,眾多境內地產債以展期方式來避免違約;根據高盛此前報告,今年截止5月底已有11家地產商的488億元人民幣債券出現展期;遠高於彭博匯總的今年289億元的在岸債券違約量。但是基本面並未見明顯改善下,近期「以時間換空間」的展期方案開始「一展再展」,兌付計畫亦趨於惡化,風險不斷積累令投資者信心逐漸受挫。
最新融創中國表示,旗下一只已展期的境內債支付存在不確定性,並擬調降未來兩期的本金支付比例;此前世茂股份提議將「20世茂G2」債券的的本金兌付延期兩年,明顯長於此前大多為一年的展期期限,並且方案中不包含任何首付款項,連利息也計畫在到期後的半年內平分6次付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