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8字
台灣人愈來愈長壽,不健康的餘命增加,如何透過保險建構完善的照護網?保發中心副總經理鄭淑芳說,國人2021年有8,000萬張健康險保單,平均每人三到四張,不過,保障卻是不足,建議以三個方式因應。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2019年底個人險有效契約,住院醫療部分,日額型保單,日額給付在1,000元(含)以下占25.6%,代表26%的人真住院了,一天只能領到1,000元。日額給付超過1,000元但不超過2,000元者,占29%,顯示合計超過一半(54.6%)的人,就算住院了,一天領到的住院日額給付,最多僅2,000元。
實支實付也是一樣,實支實付限額在10萬元(含)以下者,占了四成多,若加計10萬以上但不超過50萬元的部分,合計占八成多,同樣保障不足。
鄭淑芳表示,保險是建構完善照護網很好的幫手,她有三件事情要分享。一、好好選擇自己喜歡的保險;二、早一點購買,身體健康時可以選的保險商品比較多、保費也比較便宜;三、定期檢視自己的需要,及早購買,可用保險幫助自己退休。
台灣的糖尿病、癌症、失智症人口逐年攀升。鄭淑芳說,糖尿病一年大概增加16萬名患者,糖尿病盛行率11.5%,高於全球平均,而且糖尿病會引發很多後續的疾病。
癌症過去40年來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時鐘4分20秒,代表每4分鐘20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台灣一年約新增12萬名癌症患者。另外,按衛福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30萬失智人口,一天增加48位,人力照護需求可能超過60萬人,失智人口裡96%是65歲以上高齡者。
鄭淑芳說,過去十多年來,上述三個疾病與其家族如影相隨。其中一位家人罹患癌症,曾經一段時間康復,珍惜與家人、孩子們相處時光,過了幾年後癌症移轉,醫生協助下再次治療了幾年,後來不幸離開人世。
她永遠記得這人最後跟她說,非常感謝很多年前,鄭淑芳一直嘮嘮叨叨地跟對方說要買張癌症保險,因為真的發現不能再回去工作時,不用擔心接踵而來的經濟負擔,跟醫生討論治療方式時,保險也讓這位家人比較沒有後顧之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