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鴻海、裕隆股價兩樣情!面對利空不斷 投資人該棄弱擇強還是逢低布局?

鴻海和裕隆兩大集團合作的首款產品─納智捷n7預購訂單爆量。記者邱馨儀/攝
鴻海和裕隆兩大集團合作的首款產品─納智捷n7預購訂單爆量。記者邱馨儀/攝

本文共1518字

專欄作家 陳威良

鴻海(2317)(2317)和裕隆(2201)(2201)兩大集團合作的首款產品─納智捷n7預購訂單爆量,這是台灣首款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都自主化的電動車,為國產電動車立下了新里程碑,也讓外界高度期待這兩大集團的營運開創新局。不過最近兩家公司的股價表現大相逕庭,投資人該棄弱擇強、還是該逢低布局呢?

根據經濟部預估,台灣電動車產業預計在2025年產值將達到六千億台幣,若再加上零組件產值與整車工業,將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再放眼全球,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曾提及,估計2040年電動車產值將是晶圓代工的20倍大。電動車顛覆汽車產業,其中電子化最為關鍵,當電動車與資通訊產業更緊密靠攏時,絕對會讓電子業霸主鴻海,有十足信心能搶占電動車市場大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精研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成立臉書粉絲團「股市全威陳威良」,分享正確的投資觀念與實用的投資技巧,以「反群眾心理、順市場趨勢」的投資哲學,長期擊敗大盤與法人!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興櫃股不懂別碰!關於星宇航空讓我想起賠掉百萬的那件事
下一篇
指數化投資該不該選擇本土標的?從三方向思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