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302字
美好的歲月總是在逝去後最令人懷念。全球供應鏈曾經是過去幾十年全球化賴以為生的纖維,西方製造業踏著全球化的巨浪在新興市場找到了降低成本的萬靈丹來延續自己的生命。無論是飛機、移動互聯網,甚至是全球貨運網絡,一個跟著一個的把中國廣東和美國奧勒岡、南非Durban和杜拜成功聯繫在一起。後來的空中巴士或蘋果,甚至將供應量管理的網路誇張到極大化,依靠了數十個不同國家完美創造了科技奇蹟。
但過去五年,整個結構開始崩裂。首先是中美貿易戰的開打;然後疫情爆發加劇了特定商品的供不應求,還進一步限制了它們的生產和運輸。 最近的俄烏戰爭雪上加霜,推升了大宗商品的價格飆升,並提醒了全球企業,地緣政治隨時可以讓一個市場對外封閉,並讓其他市場間接受到破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