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經濟周報:晶片法案來了 半導體業被迫選邊站,是福還是禍?

本文共1006字

經濟日報 新聞部編輯中心

#台積電、英特爾等了一年 晶片法案終於來了

美國總統拜登可望於下周簽署晶片法案。   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可望於下周簽署晶片法案。 美聯社

(關鍵事件:美國晶片法案簽字)

美國眾議院上周通過晶片法案,該項懸宕1年多的法案,內容包含了超520億美元的半導體補助,不僅將左右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更會影響赴美投資的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巨擘。

推薦

晶片法案是什麼? 為何重要

美國為了解決半導體供應鏈斷鏈危機,大力推動國內先進半導體自主製造,其中包含了527億美元的半導體補助,還有240億美元的租稅抵減,以及約2,000億美元的科學研究經費。該法案撥款鼓勵科學研究、員工訓練及5G無線網路發展。目前,該法案已通過美國眾議院,就等送到美國總統拜登桌前簽字。

上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y Pelosi)在表決前表示,這項立法將會成為美國家庭和經濟的重大勝利,提振美國半導體晶片生產,活化美國製造業,並創造近10萬個高薪職缺。

美國力圖半導體生產自主,不僅是要解決新冠肺炎導致的供應鏈斷鏈危機,更是要抗衡日益壯大的中國半導體。五月時,美國總統拜登即指出,美國正處於地緣政治科技大戰的關鍵時刻,晶片法案能讓美國與中國同步,替美國降低地緣政治的風險。

美國議員指出,供應鏈問題阻礙了汽車、武器等重要產品生產。同時,當中國、歐盟持續向晶片企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激勵措施,讓不少議員決定支持晶片法案通過。

台積電、環球晶可望受惠 但能彌補龐大成本嗎?

台廠除了台積電前旺可進亞利桑那州設廠,環球晶也砸了50億元,預計在德州打造12吋矽晶圓廠。有了晶片法案支持,預計能降低美國生產成本。只不過,不少半導體業界人士認為,仍難以彌補在美設廠提升的高額成本。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6月間就於法說會坦言,美國新廠人力成本等支出,確實高於原先預期,只不過客戶需求孔急,提供台積電擴展當地業務的機會,未來會持續爭取補貼。

只不過,想獲得美國補助也並非無代價,法案包含了一項但書,要求獲得美國補助的業者,未來十年不得前往中國大陸或其他不友好國家投資、建設先進製程。這代表半導體業者將會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站。

台灣半導體教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公開表示,在美國生產晶片不僅貴,而且浪費。對於美國當地生產晶片,張忠謀直接斷言是徒勞無功之舉。他分析,美國生產的成本比台灣貴上50%,前往美國是在美國政府敦促下才這樣做。

台積電前發言人、現任聯發科顧問孫又文也提出,晶片法案對產業實際的補助並不會太大。她點出,如果各國耗費鉅資補助半導體在地製造,無效率的事將會導致恐怕後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經濟周報:台股破底,國安基金難敵國際逆風 5千億銀彈剩多少來點火?
下一篇
經濟周報:暴力升息害慘金融業 Fed還敢下重手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