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經濟選書/準備金制的超額發行風險

本文共902字

經濟日報 羅伯特.霍克特、亞倫.詹姆斯

《通膨的恐懼》書封。樂金文化/出版
《通膨的恐懼》書封。樂金文化/出版
就銀行家本身而言,發行超過他們的能力所代表的紙幣,是無害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無害的。事實上,這對社會是有幫助的。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流通中的貨幣愈多,就能使交易遠多於原本可能的交易量,因此承諾和產出也就愈多。與沒有錢的情況相比,錢能帶來更多的生產活動。

然而,僅限於「在一定程度上」。什麼程度呢? 確切的答案是精算學的主題,但我們通常可以預估。假設銀行家─讓我們稱她為卡特琳娜─剛開始的時候,每收一枚金幣到金庫裡,就發行一張紙張收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上一篇
名人書房/崇越董座郭智輝 思考圖譜 打造致勝祕笈
下一篇
名人書房/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從大失衡看見新未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