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商業興觀點/歐盟 ESPR 新制 建立永續設計標準

本文共1112字

經濟日報 邱琳雅(商業發展研究院南部院區研究員)

歐盟《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簡稱ESPR)於2024年7月18日生效,取代2009年的「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指令」(ErP指令),藉由制定新的生態設計框架,納入更廣泛的產品類別,並制定生態設計要求,且未來投放市場或投入服務的產品皆須具備產品數位護照,並禁止未售出消費產品的銷毀,被視為歐盟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

2025年4月16日歐盟發布了ESPR第一份生態設計與能源標籤2025-30年工作計畫,計畫中藉由ESPR與《能源標籤框架法規》(簡稱ELFR)聯合施行,推動業者導向製造可修復、可回收與耐用的產品發展。

擇定納管產品組合時,須考量其在歐盟的市場規模、對環境影響、改善潛力、先前研究機構的調查與公眾諮詢結果,本次擇定了四項最終產品、二項中間產品及二項橫向生態設計要求,相關規範預計於2026至2029年間陸續推出。

四項最終產品包括紡織品(服裝)、家具、輪胎與床墊;而中間產品須考量產品的碳排特性及對供應鏈的影響,擇定鋼鐵與鋁,作為初步納管的二個品項;同時,針對產品的可修復性與可回收性設立二項「橫向生態設計要求」,藉以提升能源與ICT產品的循環效益。

然而,原先在ESPR建議優先產品組合中,部分產品雖未列入首輪管理,但目前已規劃啟動研究,並將於在2028年期中審查時重新評估是否納入規範。

現行預計啟動研究的產品組合為鞋類及化學品,尤其鞋類的評估研究將於2027年底完成,而化學品被認為是高複雜度的產品組合,將進行委託研究後,以更精確地界定各措施的潛在範圍。

此外,延續先前的ErP指令已推出35項產品生態設計要求與能源標籤研究與現有規範,有16項能源相關產品,如電動汽車充電器、手機與平板電腦、照明設備等,將於2026至2030年間,陸續依市場與技術發展修訂或推出各產品的生態設計要求與能源標籤,為ESPR所直接管理的產品組合,其餘未列的19項產品則於2026年底前,仍由現有ErP指令規範約束。

該工作計畫也再次強調產品數位護照對往後將投放於歐盟市場產品的重要性,生產者必須揭露產品的成分、性能、碳足跡等相關資訊,使產品價值鏈透明化,尊重消費者對產品的知情權;未來也將推動統一的產品性能標籤,協助民眾選購時進行決策,促使消費行為改變。

同時,政府應優先進行綠色公共採購示範,並落實市場監督責任,強化對電商平台與進口商品的管理,提供資源支持綠色消費市場,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

整體而言,ESPR推動產品設計邁向更高的永續性、資源效率與可修復性,納管產品組合涵蓋歐盟超過1兆歐元的市場,對氣候變遷與資源耗用影響重大,推動各項改善措施有助於實現環境目標,可強化企業競爭力並保障消費者權益,是實現綠色轉型與經濟競爭力的關鍵策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數位行銷/超個人化體驗 鎖住客戶
下一篇
友善環境 創造卓越/加強 AI 監管 健全治理架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