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ESG 最前線/環安衛管理 迎數位化風潮

本文共1021字

經濟日報 吳育宏(威煦軟體開發公司總經理)

隨著全球數位轉型的腳步不斷加快,「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與衛生(ESH, Environment, Safety and Health)」也迎來數位化革新。從傳統的紙本記錄與手動稽核,逐步轉向雲端管理、感測技術與人工智慧的應用,數位工具正逐漸成為EHS管理不可或缺的助力。這波數位化不僅提升企業的作業效率與資料透明度,更強化了風險預防與法規遵循的能力。

市場研究機構Verdantix於2023年發布的《EHS技術市場預測報告》指出,全球EHS軟體市場將從2022年的16億美元提升至2027年達24億美元,年均成長率8.3%。這樣的成長動能來自幾個關鍵驅動因素。

首先,各國政府對環安衛領域的法規要求日益嚴格。像是歐盟的REACH化學品法規、美國OSHA職安法令,以及台灣的《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皆要求企業更即時、更準確地通報與回應。其次,ESG與永續發展成為企業經營的新常態,根據GRI或TCFD等國際準則揭露EHS數據已是趨勢。最後,勞動市場新世代員工習慣數位化操作,企業若未能及時導入現代化系統,將難以吸引與留住人才。

目前全球與台灣企業常見的EHS數位應用主要包括雲端管理平台、感測技術、行動應用與人工智慧。許多企業導入系統來整合事故通報、法規稽核、化學品登錄、教育訓練紀錄等資料,並支援跨部門、跨據點的同步管理。工廠與高風險場域開始導入氣體感測器、溫濕度偵測器、穿戴式裝置,將現場數據即時上傳雲端,觸發警示與啟動應變機制。

雖然數位工具已漸趨成熟,但在實際導入過程中,台灣企業仍面臨不少挑戰。首先是內部推動阻力,許多企業環安衛部門未被賦予推動數位轉型的資源與權限,缺乏跨部門合作,導致系統導入效果有限。其次是建置成本與效益評估問題,部分中小企業對於系統投資回報率(ROI)仍有疑慮。

因應上述挑戰,企業可由高風險流程著手導入,例如先針對化學品管理、事故通報、教育訓練進行數位化,快速展現成效。再者,選擇模組化、可擴充的EHS系統,依據預算與需求分階段建置,降低一次性投資壓力。並進一步強化內部人才培訓與數位應用能力,例如導入EHS數位技能工作坊、內部種子講師制度等。

在全球ESG風潮及數位技術發展的雙重推力下,環安衛管理的角色正由「合規稽核」轉向「企業價值創造者」。數位化將幫助EHS人員擺脫繁瑣的例行作業,專注於風險預防、策略規劃與永續貢獻。對台灣企業而言,若能及早布局,善用數位工具,不僅可強化營運韌性,更能在國際供應鏈中展現專業與競爭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量子覺知手札/改變 帶來新希望
下一篇
量子覺知手札/面對面溝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