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職場教練課/及早培訓 一本萬利

本文共980字

經濟日報 楊田林(企業人文講師)

戰國時代名醫扁鵲醫術高明,救人無數。有一天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醫術最好呢?」

扁鵲回答說:「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疑惑的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大哥治病,是治病於未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認為自己有病,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

二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剛剛發作之時,那時症狀大都是輕微,因此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一些小病,所以他只在我們的村裡小有名氣。

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看見的都是我在經脈上扎針放血,或是切膚鋸骨等大手術,所以他們以為我的醫術最高明,因此名氣才響遍全國。

扁鵲這個故事點出了一般大眾的思考盲點:預防醫學因「無症狀」難以被感知價值,輕症治療被視為技術簡單,而重症救治因反差對比效果而獲得推崇。

這種認知偏差是人性的本然,至今仍存在。在培訓上,我們也是如此的態度。

教育訓練有三種時機:

一、提早做,防患未然,一本萬利

二、及時做,機會教育,事半功倍

三、事後做,刻骨銘心,事倍功半

以我自己最擅長的「講師培訓」而言,很多企業都會請老鳥對新人做培訓。但是往往忘了「會做」和「會教」是兩件事,正如同我們都會中文,卻不一定是好的中文老師。

這些老鳥工作經驗很豐富,但不一定會教,我們沒有教這些老鳥怎麼教學,就直接趕鴨子上架。老鳥教完了,菜鳥不一定學得會。下課後回到工作現場就做錯了,一旦做錯,就得花更大資源去彌補。

舉個真實例子:

一位負責管理「出差旅費申報」的窗口,每個月得對新進同仁上半小時「出差旅費申報」,但是收效甚微,每次同事申報差旅費,總會漏東漏西,數字日期填錯,收據發票漏了編號等,因此,每次她都得退件,再個別指導協助,每個月大約要多花八小時以上做這種補破網的事情,很是苦惱。(生產線做錯的代價更大啊!)

後來她上完講師培訓課,上台演練時,應用課堂教的:實務操作法、分段練習、大家來找碴等方法,大家都學會了,連我這個外行人也聽懂了。

從此,出差旅費的申報品質大幅改善八成以上,只剩下少數兩三位需要個別輔導,她每個月省下不少時間。

後來我再去這家公司上課,她都會買杯飲料來探班,並以自身經驗來期勉學弟妹,學會有效教學法對自己好處多多。

培訓工作沒做好,這背後無形的損耗與代價,是很難估算的。老鳥學會「有效教學法」,就是在做扁鵲大哥,防患於未然,提升培訓品質也是提升工作品質,一本萬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數位行銷/超個人化體驗 鎖住客戶
下一篇
友善環境 創造卓越/加強 AI 監管 健全治理架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