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77字
上個月,好友送我們兩張免費音樂會門票,地點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奏廳。很不巧,音樂會前一天老婆因腸胃炎上吐下瀉,無法出席。我妹妹剛好有空也有興趣,就改由我們兄妹兩人出席聆聽。
到了現場,才發現我們是坐在貴賓區第一排(第一次坐第一排)。音樂會結束後,我拍了相片給好友,謝謝他的盛情。
好友說:謝謝楊老師約了妹妹一起聽音樂會,沒有浪費這個名額。他送出很多票,可是有些人臨時不來,沒告知也沒找人遞補出席,造成現場有些空位,對贈票者跟演出者都很失禮。
我跟好友說:既然答應了,就得準時出席,這是做人基本禮貌。這也是我第一次老婆因病不能出席,找人替代出席。
君子重然諾。生活中與工作中經常有小事情的承諾,例如答應幫同事順便買午餐,答應下班後聚會,這種小事情。
這些都是私事與小事,我們若是做不到,是可以婉拒的。但是答應了,就是一種無形契約,就得盡力做到。萬一真的無法履約,也得提前告知,讓對方有所準備,這是一種信用累積。
日常生活中打電話訂餐也是一樣,若不能到,也得「提前」告知餐廳,讓餐廳把座位給其他客人,多做點生意,也可以減少備餐量。不能因餐廳沒客滿,就輕忽不告知業主。
新聞中看到有些人訂購大量餐點後,臨時棄單不來領取,造成商家許多困擾與損失,欲哭無淚,這都是很不應該的行為。
我自己在做培訓工作,也會遇到有些免費課程,有人搶先報名占了名額,卻臨時不來,也沒告知主辦單位,造成很大困擾。有一位報了免費課程的人,他臨時缺席,也沒通知主辦單位。
我問他:如果這個課程需要繳好幾千元,你報了名,臨時有事不能到,你會告知主辦單位嗎?他回答:會啊。
我問:為何會告知主辦單位?他說:看看能否退一些費用啊。回答得還滿理直氣壯,理所當然。
我問:需要繳費的課程你會告知,那免費課程為何就不需要告知?他瞬間啞口無言。
這就是人性,愈容易得到,愈不珍惜,也愈視為當然。
人生無常,報名了,臨時有事不能來無法履約,這沒關係。提前發個信息,打個電話跟主辦單位說一聲並誠摯道歉,讓主辦者可以讓其他人遞補,珍惜寶貴名額。也不必浪費行政單位準備的點心便當,講義等。
江湖在走,信用要有。多數上班族會比較注重工作上的承諾,但會疏忽日常小事的信用。守信,是行走江湖的道義準則,更是做人基本道德。
簡單說,就是將心比心。如果你自己是贈票單位,是主辦單位,是餐廳老闆,你會希望學員怎麼做?希望顧客怎麼做?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就對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