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點子農場/當畫廊成為品味資本教室…

本文共1207字

經濟日報 吳仁麟

畫廊朋友邀我合作,為收藏家定期開設講座談藝術投資。「這主題太多人談了,而且兩面不討好」我說,藝術家和收藏家會覺得談錢很俗氣,可以把這課程設計成「品味資本教室」。這樣可以提升畫廊的品牌高度,也能更貼近市場需要,用「品味」來談收藏,用「資本」來談品味。

把畫廊變成一間「品味資本教室」,讓藏家透過藝術、酒、書、談話與空間,進行一種文化資本的再鍛鍊,並在其中緩慢建立屬於自己審美與選擇力的判準。

品味資本是一個人所累積的審美能力與風格選擇力,它能被辨識、被尊敬、甚至被交換與投資。一生鑽研文化資本的大師布赫迪厄說過,文化資本是階級再製的重要工具。在這個超過度資訊與標準化商品充斥的時代,「品味」成為新的分眾標籤,誰能做出有風格、有感知、有深度的選擇,誰就能在這場審美經濟裡脫穎而出。

「品味」早已不是情趣問題,而是資產問題,是決定一個人能否進入某個社群、某個市場、甚至某種未來的關鍵能力。品味資本,是新的信任機制,是文化的「信用評等」。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品牌品味化」與「生活策展化」的年代。醫師比的不只是技術,還是診所的風格。建築師的作品若沒有美學敘事,很難出圈。投資人不只是看財報,也看創業者的敘事風格與品味判斷。甚至,一位總統候選人的IG排版,可能比政策更讓選民有記憶點。

這是品味作為「社交語言」、「風格表態」與「文化識別」的全新社會情境。我稱之為「品味資本競爭時代」。你說什麼其實沒人記得,但你怎麼說、你選擇什麼、你拒絕什麼,這些都會成為你在他人心中被標記的關鍵。品味,已經是競爭力,而不是裝飾品。

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憑藉「超扁平」風格,橫跨藝術、時尚與潮流界。他與Louis Vuitton的聯名讓品牌進入更年輕的文化圈,也讓自己變成全球文化符號。他經營自己的畫廊,成為風格的策動者與市場創造者;丹麥透過教育、城市設計、美學政策與國家品牌形象輸出,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生活即設計、設計即品味」敘事。以上這些故事說明了,從個人到國家,都是品味競爭力的戰場。

當「品味資本」已成為新的文化貨幣,我們便需要一套衡量與建構它的工具。這也是我目前正與幾位文化學者、品牌顧問、設計經理人合作推動的一項計畫:品味資本指標平台(TCI:Taste Capital Index)。

這個平台將建立一套可視化的「品味價值結構圖」。對一位創作者來說,他的品味資本可以從「風格成熟度」、「敘事一致性」、「文化共鳴力」等面向來評估。這平台將來可結合數據視覺化工具、問卷系統、KOL評議與風格分析模組,未來更可成為文化評鑑、品牌顧問的重要參考工具。

畫廊不只是賣畫的地方,更是訓練風格辨識、文化選擇與美學策略的學校。而這所學校裡最大的價值,是品味資本的生成與流動。讓人們在這裡看懂一件作品、喝懂一杯酒、讀懂一段人生,並開始對自己的審美選擇產生自信與方法。畫廊就不只是幫他們買進一件作品,更是幫他們買進一個升級版的自己。(作者是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行政治理/台灣金聯董座宮文萍 推動居住正義 三箭齊發
下一篇
數位行銷/社交商務精準行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