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連鎖效應/連鎖品牌展店 三方向擴大戰果

本文共904字

經濟日報 李培芬(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

要進入商場或商圈布局展店,實踐中兌現的不僅是經營的成果,還有累積的經營知識。當預測轉化為事實的數據,連鎖企業深切地認知:發現某商圈有魚可釣,我們只開一家店嗎?

答案當然是持續深入展店。而邁開腳步後,我們還會發現:與諸多競爭品牌各開一家店時,此時勢均力敵、各有勝負,但若先開三到五家店,無論原先經營的成果如何,都能再創佳績或迎頭趕上。

若在一地市場只開一家店,根本不能說是深耕商圈。舉例來說,某品牌訂定和員工合資開店的發展策略,為了滿足同仁回鄉創業的需求,採一縣市一店的方式布點,結果開不到十店就黯然退場了,這個品牌最初的四家店都集中在台北的兩個行政區中。

支持持續展店的前提是:門店的獲利,但也有企業遭遇「撞三」的慘況。開第一家店頗為賺錢,再開第二家店持平,開到第三家店就出現虧損。這也說明了其經營的項目比較適合「名店」而非連鎖店,例如講究造店氛圍的簡餐廳或單品小眾專賣店。

進入某商圈發現有魚可釣時,連鎖企業通常以三種進攻方式擴大戰果:

一、多品牌群聚開店

取得某一商圈或商場的顧客資源與經營知識,這是策略型資源,也是透過資本支出取得的市場資產,善用複製可大幅提升勝率,若企業本身經營多品牌,則可善用多品牌進行商圈整體布局。

二、集中化密集開店

可透過商場與商圈雙線交織的方式,集中進行密集式布點,形成所謂的「鐵桶效應」。

好的店點是稀有資源,可搶攻「先占優勢」,密集開店對外有形成品牌連線的效果,對內則有利於物流配送效益的提升。

三、OMO顧客需求覆蓋

開店主要是為了便利顧客購買,而商圈潛力無窮,除了可以持續集客,認識新的顧客產生增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經營顧客,運用線上或行動平台進行存量透析經營,產生兩種增量,一是頻率增量;二是購買金額(數量)的增量。

顧客上不上門,都能產生實際的營運績效,實體通路是登陸作戰;而線上平台則是駐地作戰,覆蓋商圈更要覆蓋顧客的購買力。

站在服務顧客購買的角度上,連鎖企業插上數位的翅膀,可說是如虎添翼。

進入一個商圈,切莫淺嘗即止,覆蓋顧客好比浪花拍打海岸,持續的、不間斷的、有節奏的進擊市場,以具體行動經營顧客,而顧客的回應就是產生一定頻率的消費,這就是品牌與顧客間雙向的共鳴,激盪出的美妙旋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管理前哨站/超越 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下一篇
行銷線上/年中檢視 掌握任務節奏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