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ESG最前線/數位轉型 強化供應鏈靈活性

本文共909字

經濟日報 吳育宏(威煦軟體開發公司總經理)

在全球供應鏈持續面對疫後復甦、地緣政治、氣候變遷與技術變革等多重挑戰之下,「供應鏈韌性」已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核心目標。為了快速應對突發事件、減少中斷風險、維持營運持續性,愈來多企業正透過數位轉型來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靈活性與可預測性。

供應鏈韌性(Supply Chain Resilience)是指供應鏈系統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快速恢復其運作並維持產品或服務交付的能力。它不只是災害復原,更包括事前風險預警、替代方案部署、以及持續改善的能力。

這種能力對於台灣這樣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而言,尤其重要,因為供應鏈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影響整體營運效率與品牌信譽。

導入物聯網(IoT)與雲端平台能即時監控各節點的物流狀況、生產進度與庫存變化。例如利用RFID與GPS追蹤技術,企業可以追蹤關鍵原料的實際運輸路徑與到貨時間,大幅提升供應鏈的可視性與預警能力。

這樣的即時資訊流有助於企業在第一時間內採取行動,減少供應中斷的風險。

透過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AI)技術,企業可針對歷史數據與市場變化預測趨勢,快速辨識潛在供應風險,並及早調整生產與採購策略。

例如使用AI模型預測某地區可能因氣候異常而導致供應延誤,企業即可啟動備援供應方案。這類智慧決策技術不僅提升反應速度,也有助於降低營運成本。

數位化的排程系統能讓企業根據實際狀況快速調整生產與配送順序,搭配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與智慧工廠的導入,不但縮短反應時間,還能降低人為錯誤與人力依賴。這對於處理突發大量訂單、產能調度、或因疫情等導致人力短缺時的應變尤為關鍵。

透過數位供應鏈管理平台(例如SAP SCM、Oracle SCM Cloud),企業能與供應商即時共享庫存、訂單與交貨資訊,提升合作效率與決策一致性。這有助於建立更強健的供應商網絡,降低單一供應商風險。數位平台同時提供績效分析工具,讓企業可定期評估供應商的表現與合約履約狀況。

供應鏈的挑戰只會愈來愈多元與複雜,企業若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透過數位轉型來增強整體系統的彈性與智慧。從資訊整合、預測分析、流程自動化到合作平台,數位科技正為供應鏈注入新的生命力,也成為企業實現永續與風險管理的關鍵武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管理前哨站/超越 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下一篇
行銷線上/年中檢視 掌握任務節奏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