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行銷線上/導入系統 三點建議

本文共1278字

經濟日報 許縈欣(Podcast《客戶成功茶水間》主持人)

當企業規模擴大、營運複雜度提升,「導入系統」幾乎成為中小企業主或高階經理人無法迴避的議題。挑選一套合適的系統,如客戶關係管理系統、ERP企業資源規劃或各種SaaS服務,並順利導入,是提升企業效率和客戶滿意度的關鍵。

然而,該選擇什麼樣的系統?如何判斷系統符合企業需求?導入後又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如何因應解決?

舉例來說,客戶A是一家SaaS 新創公司,營運長K來諮詢的問題是,想要導入一套系統,從銷售前業務管理到銷售後的客戶成功管理,如何衡量選擇系統?

以往常見方式之一,公司會邀請不同的系統商來比價,公司則經由系統商的各種介紹,快速有個範圍內的概念,而缺點是可能做不到較廣闊面向的企業策略設計。導入單一系統後,若無法與其他功能的系統產生綜效,企業內部將發生資訊孤島狀態。

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對系統的需求與選擇邏輯截然不同。將企業概分為以下三種階段:

階段一:新創期,適合用工具學流程。對於流程尚未定型的新創團隊,建議選擇內建標準作業流程的工具,例如Salesforce、 Odoo或Zendesk發展已很成熟的系統,這類工具能幫助公司在實際使用中,逐步建立流程意識與邏輯。

階段二:成長期,用工具補流程。這時候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誤踩地雷的階段,企業已有一定營收與部門分工,但流程多半仰賴員工記憶與非正式表單。

例如,一家跨國物流公司,其客戶範圍涵蓋台灣、日本、美國和東南亞,但卻將「訂單出貨」、「庫存管理」、「採購記錄」全部塞在同一張Excel表單中。這樣的做法將造成資料錯漏與交接困難。

這類企業應選擇像Ragic、Airtable這類彈性高的工具,先局部導入、逐步優化,才不會造成內部反彈。

階段三:成熟期,用系統整合流程。流程清晰、部門分工明確的企業,則應思考如何將流程整合並提高自動化程度。這時候才值得談客製化、API串接與整合型 ERP。例如,曾經有一家已進入 IPO準備期的公司,需要在不同部門之間導入串聯的系統架構,避免資訊斷層。

導入系統工作,需要的是思維轉變,那不僅是工具升級,更是流程與公司文化的重塑。先有這個認知後,提供三個建議,幫你選對系統工作:

建議一:盤點你的流程,而非「需求」。很多人選系統時會說:「我想要進銷存、我想要CRM、我想要報表匯出。」但這只是功能清單,並不等於真正的流程。請先問自己:「業務部門的訂單,會流去哪個部門?有哪些欄位是每個部門都會重複填寫的?」

建議二:預估資料變化頻率與組織彈性。曾經在一家電商客戶合作時,發現他們商品上下架與促銷活動變動非常頻繁。這樣的業態就不適合動輒半年才能改版的系統,反而需要有低程式碼能快速調整結構的平台。

建議三:別急著找廠商,先找能站在你這邊的人。很多老闆在選工具時,面對一堆報價與簡報常常無所適從。這時找一位能站在「甲方」立場的顧問,可以幫助你拆解每家系統背後的邏輯,甚至協助你組合不同工具,打造真正合適的工作流。

導入系統與其說是挑選工具,不如說是企業重新定義「我們想要怎麼工作」。選對系統,是為了讓企業的每一步都更一致、更有效率、更有彈性。而選系統的第一步,其實是選擇一種更清晰的思考方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行政治理/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不浪費每一次危機
下一篇
商業興觀點/落實永續精神 納入性平思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