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09字
日前在某場青年創業獎勵補助的專案審評計畫中,聽到一咖啡業者想以他在市場上工作二年多的資歷來操盤,推展他所思考的連鎖加盟事業模式。但他僅800多天的咖啡資歷,可以成為連鎖加盟總部?成功機率有多少?著實令人擔憂。
《易經.繫辭下》云:「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有企圖心固然很好,但專業的累積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以我在連鎖加盟領域長達20多年的實戰經驗來看,他在這塊品牌加盟授權的發展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況且總部關係到加盟者的創業未來,不可不慎。我推敲的主因不外乎以下二個脈絡:
一、在詭譎多變的市場裡須以變制變
加盟總部要面臨眾多老闆(創業者)需求多變的狀況挑戰,諸如利潤高低、商圈重疊(變化)、商品研發、營銷活動、教育訓練、對手競爭、原物料供貨價格與運營輔導的效益等。因此,假使溝通協調的對接者的專業水位不夠的話,結果很可能是失敗收場。
二、連鎖加盟的底層邏輯非等同於外表
組織內的夥伴本質學能須不斷精進與更新,諸如採購部的選品、比價、議價、核實確認能力;物流部的配送誤差值與進出貨(質)量上的控管;行銷企劃部的受眾(加盟主與消費者和協力廠商)需求開發和滿足機能;教育訓練部的年度規劃和績效到位百分比;資管部的運營相關數據的即(及)時整合,分析與提供;人資部的選訓育用留的跨部門互動等。
還有財務會計部的現金流(應收應付)的順暢無礙;建設規劃部的門店動線規劃、建材選用、施工品質、工程如期等要件;開發部的加盟店數量與質量的管理力及被選址店的後續績效預估與對策(跨部門協商)力;運營管理部的巡店輔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思維、口條順暢(聽說讀寫唱作俱佳)的溝通協調力;商品研發部的市場敏銳度及產品產出攸關的成本、毛利,利潤掌控和SOP、SOC的建置,培訓成果驗收,整合分析力等。
這些得以架構品牌力與基業長青的內涵,豈是一二年的歷練學習就能游刃有餘?駕輕就熟?
在所謂「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團隊打天下、管理定江山」的品牌啟動思考邏輯,以及運籌落實的自律之下,倘若總部的「目標、數據、時間」這三大經營管理未能順利植入布局,就躁進地將這個品牌授權創業加盟出去,很可能讓苦心經營的品牌崩壞瓦散於瞬間。
「有些人一離開學校就停止學習,至於那些總是迫切要做些什麼?總是想趁活著好好利用時間的人,只有死亡才能讓他們停止學習。」《困難,終會過去!企業家爸爸給兒子的30封信》一書中作者金斯利‧華德(G. Kingsley Ward)道出了總部當責者都應該必備的自律「學習」態度、持續不斷電的精進學習,並能謙遜如海綿似的吸收市場上的無垠知識。因此,創業不能失於急躁,只有不間斷地學習、歷練,待品牌熟成時間屆臨,連鎖加盟事業必厚實累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