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7字
去年新內閣上任宣示「行動創新AI內閣」,從產業到政府,AI是獨領風騷的關鍵字;對於占我國企業家數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政府如何拉一把共同進入AI時代,應該是AI內閣對於AI落地產業的重中之重。
我國中小企業超過167萬家,占全體企業達98%以上,就業人數逾916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近八成,銷售金額超過28兆元,占整體企業銷售額比重五成以上;中小企業很重要,而其群體結構都以服務業為主:家數服務業占八成、受雇人數占七成、銷售額占68%、出口額占61%,在服務業中的中小企業,又以批發零售為所有指標中的第一大類別,換言之,台灣的中小企業以服務業為主,而又以批發零售為最重要。
協助中小企業AI導入的政策資源,其目標是AI落地各企業應用以提升經營效率,即應順應各產業營運特點及痛點,以設計不同的AI應用重心。是以AI導入中小企業的政策應以服務業為首要對象,尤以批發零售為重中之重。
不同於製造業運用AI以生產線運作以及設備檢測為核心,服務業沒有生產線,亟需AI來提升效率的痛點在於門市營運、顧客服務以及供應鏈管理。
例如,中小零售業因為員工有限,在門市現場服務(結帳、客服、貨品補充、貨架管理)常出現客戶等待而服務不及的情況,經由智慧POS機加快結帳速度、智慧貨架以及庫存管理確保進貨補貨及時、以及智慧客服協助客戶自助找到需要的資訊,這些都是AI能夠幫忙中小企業人力有限的地方。
另外還有零售業特有的退換貨所帶來的庫存及對帳的供應商管理問題、AI管理安全庫存水準,能自動叫貨排程避免缺貨等,皆為中小零售業在人錢有限下,提高員工生產力也避免資金積壓的好應用。
服務業的AI導入不論產業痛點、所需功能、應用情境以及服務流程,皆與製造業的智慧製造截然不同,政府應有專用於服務業AI導入的政策資源,勿輕服務只重製造,才能擴大AI應用,讓占家數以及受雇人數最大宗的中小服務業,能夠受惠於政策拉一把,免於成為AI時代的眼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