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行政治理/雲林縣長張麗善 AI 賦能 打造樂活城

雲林縣長張麗善透過公私協力合作,正逐步落實「智慧健康樂活城」目標,也讓雲林脫胎換骨。記者宋健生/攝影
雲林縣長張麗善透過公私協力合作,正逐步落實「智慧健康樂活城」目標,也讓雲林脫胎換骨。記者宋健生/攝影

本文共1629字

經濟日報 宋健生

雲林縣是一般人印象中的「農業大縣」,去年卻成為全亞洲唯一入選「2024 ICF全球TOP7智慧城市」,讓各界大感意外。事實上,雲林在縣長張麗善的帶領下,透過公私協力合作,正逐步落實「智慧健康樂活城」目標,也讓雲林脫胎換骨。

張麗善說,雲林推動智慧健康樂活城的三個策略是:從心態出發凝聚共識、社群共識推動地方創生及淨零排放、導入數位科技與智慧服務,讓雲林成為融合數位智慧與綠色永續的智慧城市。

滿足需求 強打公民參與

雲林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特別強調「公民參與」,張麗善相信,只有凝聚民意,才能打造真正符合需求的智慧城市。

譬如在地方創生方面,透過400多場共識會議,縣府與企業、學者、社區攜手合作,推動地方創生與淨零排放,縣府的努力不僅解決了城鄉差距,還創造了更多就業與創業機會,讓每個縣民都能參與並受惠。

2024年底,張麗善在就職六周年活動中,進一步揭示「AI智慧城市2.0」願景,包括鴻海集團、中華軟協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虎尾科大、雲林科大、台大雲林分院等產官學界,都參與協力聯盟,共同啟動「智慧城市AI賦能轉型」。

「雲林一直沒被看見、被邊緣化」,張麗善很感嘆,雲林作為台灣的糧倉,農業是雲林的根基,但傳統農業面臨氣候變遷、高齡化與勞動力短缺等挑戰,也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推動永續創新,雲林縣政府推動全面的智慧城市轉型。

張麗善強調,近幾年縣府運用AI技術,成功提升了農業、醫療、環保等多元領域的競爭力,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使雲林成為全球智慧城市的典範,並在全球超過450個城市中脫穎而出,獲選TOP7智慧城市。

雲林是農業大縣,縣府在智慧農業上投入大量資源,建置「數位農業行動平台」與「雲林農情通」Line平台,農民只要拿起手機,就可查到天候等相關即時資訊,更能精準掌握農作物種植狀況、交易價格,避免產銷失衡「菜土菜金」情況。

像4月是雲林蒜頭產期,過去有許多農民擔心採收後價格賤賣,但現在只要透過手機「雲林農情通」Line群組,就可以直接查詢到全台各地的價格,相當方便。

近年來氣候變遷為農作物種植帶來衝擊與風險,因應天氣狀態若能提早作生產規劃,就能提高農作收入,縣府也和氣象署合作建置農業行動平台,及時讓農民查詢到相關天氣預警訊息,降低損害風險。

雲林縣推動「氣候智慧型農業」,透過智慧農業技術與低碳農業結合,成功克服極端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使農業產值連續六年增長,年均增幅達5%。

另外,縣府在口湖區發展了智能養殖暨產銷管理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IoT)進行自動投餌、投藥與汙水處理,大幅提升效率與品質。

科技創新 提升醫療、教育

在守護民眾的健康與安全方面,為應對雲林進入超高齡社會及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挑戰,雲林推出台灣首個5G智慧救援通道,整合道路、網路與醫療系統,讓緊急救護時間縮短22分鐘。

救護車上也配備電動骨針、院前超音波檢傷、12導程心電圖等設備,這些科技創新不僅拯救生命,更提升雲林的醫療韌性。

縣府還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合作建立「醫消聯防系統」,在救援過程中,透過5G系統把患者的資料上傳給醫院,到院時馬上可以判斷並進行及時妥善的救治,將OHCA(到院前心搏停止)存活率,由原來的7%拉升至23.14%。

在教育方面,縣府投資逾2億元,將全縣中小學教室全面升級為智慧教室,結合數位科技與水洗式智慧黑板,讓教學更生動、學生學習更高效。

讓數位科技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縮小數位落差,也是縣府的重點工作之一。

雲林縣推出的「雲林幣扭一下」App,目前已累積近10萬名會員,包括閱讀政令,鼓勵民眾步行、使用循環杯,甚至參與加升旗活動等都可以賺取雲林幣,在雲林縣內的合作商家進行購物商品的兌換或折扣,頗獲好評。張麗善強調:「智慧城市的建設絕不僅僅追求科技進步,更要實現環境永續與經濟增長。」

對此,雲林縣推動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將稻殼、甘蔗渣等轉化為生質能源,並將一般家庭垃圾加工成固體再生燃料(SRF)。這些努力,讓雲林成為全台推動循環經濟的典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點子農場/階級和品味,如何成為一門生意?
下一篇
數位行銷/厚植 AI 技能 提升競爭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