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38字
年假結束,一些中小企業主開始面臨的問題,就是員工的離職,這個對於已經長期經營的企業來說,其實已經是老問題了,通常員工若對公司不滿意想離開,就會在領完年終甚至年假結束後提出辭呈,也因為這樣的特性,有些徵才的企業,會在招募時寫上「年前面試,年後報到」來增加找到人才的機會。
企業主在面對員工離職時,應該要抱持著「人員流動是常態」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情。雖然「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但完全沒有人員流動的企業,往往也不是健康的象徵。根據104人力銀行的「人資F.B.I.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企業員工自願離職比率達21.8%,與2022年的19%相比,又再度提升,隨著人力短缺的情形愈趨嚴重,加上數位游牧觀念的興起,相信自願離職轉換工作的比例只會愈來愈高。
面對這種一年可能會發生好幾次的事情,建議可以從底下幾個方向來調整:
一、加速招募流程
有些企業的招募流程會走上一兩個月,這段期間對於在職的員工來說,很可能會因為離職的人留下來的工作繁重而影響自己本來的工作,若補人的速度不夠快,很可能造成在職員工壓力大而跟著離職的狀況,因此加速招募流程也是一個企業可以去關注的環節。
二、加強培訓建立SOP
讓每個工作職位與職務內容有明確的SOP守則,加速新人上手的速度,幫助團隊其他成員可以盡快回復本來工作狀態。過去曾遇過企業雖然一直積極補足人力,但因為沒有建立好SOP,導致新人進來只能不斷問舊員工,除了造成工作打斷、效率變差外,也讓新舊員工的關係變得緊張,導致後來新員工不敢再問問題,最後又是離職收場。
三、建立良好溝通渠道
無論是用什麼方式,都應該讓公司員工有管道可以提出想法,透過蒐集員工想法,適時的做出調整,除了提升員工滿意度,也可以獲得更多的信任。有些企業會透過定期問卷或是讓主管和員工對談,來掌握員工的狀況,特別是對於核心員工部分,甚至要設計不同的方案來滿足他們,例如一些企業就設立了幼稚園或保母機制,讓員工可以安心工作。
四、建立人才庫
有些企業即便當下滿編,仍會開啟人力銀行的職缺,或是鼓勵人到公司的網站上填寫資料,原因是這段期間企業仍可以持續收到履歷,這樣若遇到有員工離職的時候,便可以很快的從名單中尋找是否有仍在找工作的人,縮短收到離職通知到找到人之間的時間。
員工離職是每位有雇用員工的企業主遲早會面臨的問題,如何將其對公司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是企業想要持續成長時,必須要克服的一個課題。透過以上談到的幾種方式,可以幫我們在面對員工離職時,用更從容的態度來應對,讓公司能更加穩定的成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