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21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節慶檔期是電商年度銷售的高峰期。但面對市場競爭與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品牌與電商業者都不斷思考如何在有限預算內發揮最大效益,找出有效的獲客模式,推動業績增長。
AI觀察數據 設計各項策略
近年零售業者紛紛導入AI技術在促銷期間爭取用戶眼球和轉換率,Appier全球業務資深副總涂正廷指出,設計節慶檔期策略錢要花在刀口上,重點是以AI串聯散落各處的數據,從消費流程開始適度疊加各項策略,讓消費者體驗流程「超越購買瞬間」,好的體驗甚至是續購的重點。
涂正廷指出,商家關注的面向都是以產品為核心,銷售前想想三個關鍵問題,包括為什麼消費者要來我這裡買?為什麼消費者不來我這裡買?如何吸引消費者一買再買?
他以海外跨境電商的策略情境說明,「為什麼要來我這裡買/為什麼不來我這裡買」,消費者看中的是海外跨境電商的商品獨特性、海外品牌多元性、平台價格優勢等,但額外收取海外交易手續費、運費較高、集運流程複雜、到貨時間長、退換貨較麻煩等,也是跨境電商的弱項,影響了消費者購買。
因此,在開始節慶檔期前,商家就要先洞察消費者不來的因素,例如提前宣傳「免運包郵專區」或「速配服務」、「滿額免運」、退貨方便快速等,降低消費者不來買的因素。
在檔期開始後,要強化消費者購買誘因,目前不少電商都在促銷檔期前開始「暖身預熱期」,溝通重點在於對新客與舊客強化為什麼要來買的誘因,在「銷售爆發期」則聚焦於最大化平台的優勢,傳達買跨境與買本地一樣簡單的概念,讓消費者輕鬆在家下單購買優質海外商品。要吸引消費者一買再買、「延續複購期」,就要創造需求與提醒需求,提高回購率,鞏固其忠誠度,為會員數和業績增長打下穩固基礎。
涂正廷指出,消費者不會只在一家電商購買,除了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定位,其實,在數位時代,消費者體驗「超越購買瞬間」,從第一次看到廣告、收到優惠券,甚至搜尋相關應用程式時,就已經啟動整個消費旅程。因此每一個接觸點都環環相扣,品牌需要建立長期且穩定的溝通,例如在正確時間給予廣告,在正確裝置上給予正確內容,可以強化消費者感受。
強化誘因 降低購物門檻
他認為,現在許多品牌在廣告投放、網站瀏覽、購物結帳、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數據,依舊分散在不同系統中(如網站、應用程式、即時通訊軟體、CRM等)。運用AI將這些數據有效串聯,不斷改善每個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建立全面且一致的數據體系,強化消費者想買的誘因,是AI最能幫助商家的部分。
涂正廷說,整個消費的過程順暢與否,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滿意度,包括能快速找到所需的商品、是否能輕鬆完成結帳,退換貨諮詢是否便利。尤其在服飾等選購難度較高的品類中,細緻且友善的使用者體驗能有效降低購物的門檻,提升整體滿意度,進一步促成複購與品牌忠誠度的建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