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04字
有秩序、條理具風險意識是R的核心信念,他最滿意的是他的團隊能掌握全局,有效管控風險;無法接受混亂、不確定、延遲等。一旦偏離預期,擔心自己無法應付臨時發生的事件,在責任感的驅使之下,壓力隨之而來,便會陷入焦躁不安,說話的口吻變得嚴厲起來。
具有高風險趨避特質的人,對不確定性常感到焦慮,偏好穩定和可預見的環境,會盡一切努力嘗試規避風險的作為,如嚴謹的計畫、清晰的規範及全面性的控制。萬一遇到預期外的情形,會試圖控制所有狀況,這不僅讓自己過著緊繃的日子,影響身心健康,也波及周遭的工作夥伴。
我提醒他,其實「掌握,就在收放之間」。一味的握拳,就看不見掌心裡美好的事物,想要試圖抓緊人生,就好比在水裡想要抓住水而不可得,因為變化始終存在,無常難以掌握。生活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當你執著於控制它,實際上是在對抗自己的人生。
小時候學習書法時曾看過一篇故事,書聖王羲之看到兒子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後,突然伸手去抽他手中的毛筆,因為筆握得很牢,沒被抽掉。王羲之誇讚他:「此兒後當復有大名。」但這讓後世初學者誤以為必須握緊毛筆,才能寫出好的字。
書法中的「執筆」追求的是穩而不緊,既能保持筆的控制力,也允許手腕和手指靈活運動,這樣才能寫出活潑而自然的筆勢。握筆穩固僅代表初學者的專注和力量,但隨著技法的成熟,「指實掌虛」的握筆方法,才能鬆緊有度的表現出美感。
曾被指派主持一項申請科技專案補助計畫,因為沒有經驗,所撰寫的計畫書接連被退件,眼見送件日期愈來愈近,只能天天熬夜加班,但即便通宵達旦,不眠不休,仍遲遲無法遞交一份令人滿意的計畫書。
交付前夕,夜深人靜,內心卻宛如在暴風雨中的小船,不知是否能夠到達彼岸,明知繼續下去可能徒勞無功,卻又不想這樣就好。就在心情載浮載沉之際,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申請延期吧。」
瞬時,緊繃的身體與紛亂的思緒放鬆了下來,剛才的波濤洶湧也隨之風平浪靜。
「不願意放棄、不甘於現狀、追求更好」是在人生奮鬥過程中,不斷突破難關的動力,激勵我們不斷成長。
然而,追求完美主義讓人忽略心靈也需要空間發展,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在努力過後,接納失敗的可能,然後重新再起,並非放棄,而是讓自己保有更多的彈性。
那一份計畫書,在我喊了暫停,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申請變更提交日期之後,好整以暇地尋求顧問建議,重新檢視架構,全面性改寫。最終通過審查,並獲得當年度政府補助金額最高的一項計畫案。
握緊拳頭反映出我們的恐懼、生氣或焦慮的情緒;它是一種天生的防禦手勢,令身心處於戰鬥姿態,無法鬆懈;也代表掌控,企圖控制周遭人事物來減輕自己的不安。
但我們還有鬆開的選擇,可以看見更多的美好與可能性,也為自己的努力比個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