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77字
最近跟茶飲業者談到霸王茶姬時,發現話鋒遽變,不再談論其「抄中創、創中抄」的功力,反而將話題關注度都集中在「奶茶機」上,主因就是服務業缺工問題揮之不去。
與專為餐廳設計的調飲機器人不同,調飲機的功能是將餐館中非核心工作站智能化,其設計僅就工作站入手,不用連動接單。而奶茶機的設計是茶飲連鎖前台的智能設備,從接單開始簡化操作流程,從而做到精準、快速的出杯。同樣都是為了精實人力,但使用場景定位卻完全不同。
商業服務業近來熱議的「人力資源回流計畫」,開發智動化設備是有效的做法之一。前述的奶茶機與調飲機都是很好的例子。
明年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比逾20%,而15至64歲工作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將於2028年低於三分之二,代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目前人口中位數已達45.1歲。
與人口老化對應的是少子化,少子化所連動缺工景象,成為商業服務業的普遍現況。企業人資部門必須開發出更多人才引進的管道,中高齡再就業,甚或是退休人士的再回流,都成為必須考量的選項,而相關的配套也不僅是智動化、無人化,而是多元人力資源開發,以及將人力資源聚焦在核心產值上。
在高齡化與少子化交錯之際,為了縮短學習期、降低專業門檻,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源必須做好三項準備:
一、再造流程:引進自動化或智能設備之前,必須對工作流程進行重新設計,門市動線與標準流程均須再造,原有的工作站勢必重新設計與配置。
二、青銀共事:空間配置重構容易,但同仁心理與心態的準備更為重要,門市經理人首先要接納與善用中高齡夥伴,塑造良好的青銀共事氛圍。
三、全程計畫:面對中高齡就業者再回流,同時兼容不同領域的經驗,回流計畫須包含選育用留,建立友善環境與支持體系,並致力降低代際間的差距。
無人化的門市場景,反映的是人口結構變遷的縮影,已撲面而來的AI應用,如:AI收銀、AI客服、AI助理、AI業師等,甚至是AI副店長,既能將銷售數據轉化為可視化的管理報表,又能導覽、解說與查詢,關鍵是打破實體應用邊界,Al化的人力資源,虛即是實。
老從來都不是問題,這是先進社會的特徵,問題是如何老當益壯、老而彌堅,用老又用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