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數位沛方/做好4W1H 衝刺數位行銷

社群軟體示意圖。 路透
社群軟體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1076字

經濟日報 王如沛(數位行銷顧問)

前陣子跟一些年輕朋友分享數位行銷這個領域的工作內容及一些基礎概念,對於很多尚未投入這領域的新鮮人來說,他們心中的數位行銷,不外乎是拍拍短影音、經營IG(甚至不是Facebook了),找KOL網紅來合作,但實際上,想透過數位行銷幫公司賺到錢,還有很多的前置作業要進行,我用大家最常見的4W1H來舉例。

Who:目標客群是誰?希望誰成為我們的客戶?

在多數情況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聚焦想經營的客群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個客群可以從很多的面向來區分,可能是同一個年齡層或性別(例如25~34歲的女性),又或者有同樣行為的人(早上會搭捷運通勤的乘客),也可能是具有相同信念(支持ESG環保永續理念),要能夠聚焦客群,後面才能以此作為延伸來做更多的規劃。

Where:這群人在哪出沒?或是會從哪接收資訊?

鎖定了目標客群,我們才能規劃該如何接觸到這群人,以社群為例,FB上能接觸的人群仍是最多的,但喜愛美食美景的,平常可能會更喜歡透過IG來瀏覽找尋更多相關資訊,年輕族群則喜歡透過YT或抖音來觀看影片。當然這都只是一個大方向的概念,更精確的資訊必須透過持續經營與評估效益才有辦法得知。

When:什麼時候接觸客群?他們什麼時間有空?

用戶的時間及注意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是稀缺的,因此善用客群的時間變成很重要,以Line@為例,往往可以看到,餐飲業者會在中午用餐時間前一兩個小時推播,因為這樣上班族會有時間揪人一起訂餐、網購業者喜歡在中午或晚上推播,這時間用戶才有時間瀏覽商品,而直播帶貨的業者有些會十點後才開始,因為媽媽要先把小孩哄上床才有自己的時間。

What:他們在乎什麼?什麼能讓他們感興趣?

當我們要開始拍攝短影音、製作圖文素材時,一定要先想清楚客戶會想看到什麼?可能是正面的爽點也可能是負面的痛點,例如我們聽到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就是讓家長們心生恐懼,因而讓小孩補習外語或是其他才藝,聽到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讓不少女生會希望男伴也能送她一顆。

How:我們期望用戶完成什麼?

每次與用戶的接觸,都希望能夠得到點什麼,許多的調查指出消費者的猶豫期與決策途徑愈來愈長,因此我們在與客戶接觸的時候,不可能每次都期望成交,我們可以設計不同的目的,例如引起興趣、開始考慮、選擇購買等,一來是讓用戶不會覺得我們只會叫他購買,另一方面可以讓操作更靈活,讓消費者對我們更有好感。

行銷很好玩,但如果不停拍片及發文卻沒有成效,那沒多久一定就會失去興趣,想讓喜歡的感覺延續,需要的是有成功的結果,之後開始擬定行銷計畫前,不妨先用4W1H來幫助思考,相信能讓整個行銷活動執行得更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量子覺知手札/改變 帶來新希望
下一篇
量子覺知手札/面對面溝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