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ESG最前線/數位轉型 首重執行力

本文共805字

經濟日報 吳育宏(威煦軟體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這個商業情報與成功案例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產業和組織的策略早已不是秘密。我們都知道「快時尚」是透過縮短產品開發周期,讓新的想法源源不絕的推展到貨架上;各種連鎖品牌則是以集團的經濟規模,創造商品多樣化、低成本的競爭優勢。

然而,在這些眾所周知策略的洗禮下,脫穎而出的成功者仍占少數,我認為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的「執行力」不同。執行力強的組織,從策略形成一路到落實執行之間沒有太多落差;相反的,許多組織在時間、空間、團隊的擴張之後,原本清晰的策略並沒有被原汁原味的複製成持之以恆的行動,最後變成流於形式的口號。

企業實務運作上執行力的低落,如實反映出傳統人工作業流程的瓶頸,像是:同一間公司內各單位「管理循環」(PDCA)的不一致性,資料蒐集、彙整、呈報、決策的不及時與不同步,以及紙本作業的低效率等。而這些痛點,正巧也是「數位轉型」可以創造的「轉型紅利」所在。

數位工具在三個面向彌補傳統人工作業的不足,讓執行力不會因為時間、空間、個人工作習慣的差異而遭到「稀釋」。

首先是目標(Objectives)與標準(Standards)設定的一致性。管理執行事項最關鍵的第一步,是確認最終要得到什麼結果,以及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評估成效好壞。

系統化的框架(預設表單)為組織建立的共同語言、遊戲規則,是確保執行品質始終如一的要素。

其次,紀錄執行進度的管理報表「雲端化」後,讓管理者從以往的專案告一段落才解讀數據,變成隨時掌握當下狀況,並做出及時的階段性決策。

例如虛驚事故的數量在某一工作區域有增加趨勢,立即提高該區域的風險管理層級。

第三,將追蹤改善事項串連至原始目標與工作計畫,形成完整的PDCA管理循環。

系統的特性是沒有「講人情」的彈性,自然也就減少人為干擾的因素,進而客觀的呈現執行力的好與壞。

過去很多經歷「數位轉型」的客戶都表示,科技真正的價值倒不一定是處理「高、大、上」的管理議題。把每一件小事紮實地做好,才是成就大事的條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連鎖效應/三個數位融合 企業重生考驗
下一篇
連鎖效應/大陸茶飲業掛牌 實力大考驗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