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數位沛方/新產品發想 四點聚焦

新產品想要立足,得要有存在的價值,最直接的就是「挖掘一個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本報系資料庫)
新產品想要立足,得要有存在的價值,最直接的就是「挖掘一個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949字

經濟日報 王如沛(數位行銷顧問)

上個月,我協助了不少大型企業進行內部培訓,這些企業的重點,都希望培訓年輕的團隊成員,未來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重要主管。現在的企業培訓,很喜歡利用做出一個產品發想的企畫書做最後的驗收,但我發現大家的練習報告容易少掉幾個重點,在此列舉出來,免得應該是個爭取被老闆賞識的機會,變成一個被認為沒sense的報告:

一、找出未解決需求或未來趨勢走向

新產品想要立足,得要有存在的價值,最直接的就是「挖掘一個尚未被滿足的需求」。舉例來說,你想經營服飾,那可能需要去觀察目前市場上的類型,切入點可以依照自己想做的角度來看,如分成成人或兒童市場、上班族或運動休閒市場、歐美風或日韓風等分類,又或者現在講求環保永續材質,進而找出自己可能能夠切入的市場。

當然,愈是競爭激烈的產業,想要找到獨特未解決的需求難度會愈高,而還在發展尚未成熟的趨勢,也很難讓一般消費者買單,所以,接著需要進入第二個要談的話題:市場規模。

二、確認市場規模有多大

有時會看到企業似乎找到一個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這時不用太興奮,必須先了解為何沒人要做這塊?是不是因為市場太小?

我在聽提案的時候,常有組別報告說:「我們發現XX市場上未被滿足,所以打算從這著手。」此時評審一定會問「該市場預估有多大?」

有些算下來,全台只有幾千個人符合資格(而且不是超高單價商品),這時候就要反思,這樣的市場真的值得在這時間點去投入經營嗎?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接著必須討論到:這市場規模可以創造多少的效益?

三、預估花多久能帶來多少效益

跟老闆報告時,多數的老闆不可能熟悉自家每個產品,特別是又是想要創新,所以最直接的評估方式,是告訴老闆這件事情能帶來哪些效益。有些效益是直接的帶進收入,有些效益則是無形的品牌價值提升,或是成本花費的降低,記得一定要用數字。

另外,也要列出可能花多久時間,才能有收益或者回收。因為比較大的項目,不見得能在短期就立即產生收入跟獲利,有時得花上數年的時間才行。也由於前面必須要有資源的投入,下個步驟就是要談談:花費成本及資源。

四、預估須投入費用及資源

對於老闆來說,能夠賺錢的生意就不怕投資,但到底要投入多少的錢與人力,則需要事先就列出來,老闆才能評估是否值得進行,否則講了老半天說可以賺個一億,成本卻要9,900萬並花20年,應該沒有多少老闆會有興趣去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量子覺知手札/規劃退休生活
下一篇
法律頻道/導入AI 優化法律科技服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