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法律頻道/學研創業的三個提醒

法務示意圖。pixabay
法務示意圖。pixabay

本文共1288字

經濟日報 黃沛聲(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創新創業已經是已開發國家科技的重要策略,特別是集結產官學投入的科研計畫,更是能瞄準前瞻科技領域找出產業前景的重要戰略。隨著技術的研發,不少計畫主持人的教授也參與創業,這也是台灣政府鼓勵的核心。

不過,傳道授業與創業終究是兩回事,所謂隔行如隔山,即便技術是學研團隊在該產業的專長,但面對創業,畢竟是商業經營,過程可能衍生出的專利、運營,甚至是創業最重要的商業模式、企業估值與股權等種種創業成功關鍵,重要性都不亞於科技。以下是過去我輔導新創團隊的建議,提供給想要投入創業的技術專家參考:

一、尋求專業

從種子期到B輪,商業經營的不同階段都會遇上不同的問題與挑戰,創業家肯定需要不同專業的顧問團隊給予建議,其中包括商業模式的塑形、與校方的技術授權合約關係談判、股權結構的建立,任一因素都可能影響創業成敗。

因此,經營團隊務必安排預算聘請顧問/律師,在各個創業節點提供專業建議,以創業者為核心來協助規畫,而不能事事因循慣例。

尤其,依靠科研計畫發展的新創團隊,必然需要面對與校方、機構之間合作關係的釐清。就以我的經驗來說,究竟是要由計畫主持人領導的團隊來聘請律師諮詢?還是由校方負責聘請?馬上就會涉及想要解決的問題涉及到的是個人利益還是校方利益。身為律師,永遠站在確保委託人的立場著想,若是校方聘雇,則法律意見將會以學校為出發點;若是議題涉及到個人的權益與利益時,則應以個人委託律師才是正辦。

二、善用政府資源

經濟部近年來積極推動「科研成果價值創造計畫(價創計畫2.0)」,鼓勵具前瞻能量之新創事業形成新興科技產業聚落,並落實推動新興科技產業發展目標。

由前揭科研計畫衍生,新創團隊的組成是圍繞著核心技術存在,而這樣的技術基於科研計畫的補助多半歸屬於國家,若計畫主持人有心創業,該如何以最低成本取得技術,便成為創業初期的關鍵。

就我觀察,會建議教授參與校方加入價創計畫2.0等創業計畫,因為該等計畫的目的就是鼓勵這些技術的研發最終能在市場上落地,因此計畫內容就已規定該項技術要優先授權予創業的經營團隊,這麼就能省去繁瑣的談判,讓掌握核心技術變得更加簡單。

當然,事情不會魚與熊掌兼得。正因為價創2.0有「政府資金」、「學校資源」與「投資人」等多方資源與資金的挹注,所以創業後的股權分配上會相對分散,必然影響到後續經營與募資的細微考量,需要獨立的顧問意見。

三、團隊鑑價

關於這點,一般建議是估值愈高愈好,對於團隊未來的出場或募資才較有利。然而,以新創公司通常未必有營業額,也很難有獲利的情形下,最可能就是依據《市場法》來判斷。主要透過商業模式、產業或市場等找出相對應類似的企業,以該企業在市場上的營收表現、市占率等面向進行整體評估,估計出數值來作為估值參考。因此,團隊應該要竭盡所能將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畫出未來的藍圖,讓創投對於使用場景能有所想像,自然就能將估值再向上堆疊,衝出更高的估值鑑價。

不過,「技術」與「產品」畢竟是兩件事,而能利用何種「商業模式」來經營銷售該「產品」更是商業的藝術,最後能產生的「企業估值」更是天地之別。若能找到適合的顧問,相同的技術可能產出的價值可能完全不同,一定需要專業評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古書今贏/為追隨者創造幸福
下一篇
法律頻道/導入AI 優化法律科技服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