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點子農場/三本書解讀未來風險

本文共1214字

經濟日報 吳仁麟(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多年前,我曾經受邀去上過一堂很特別的課。

課程主題是「情境管理」,明星商學院老師從國外特地飛來台灣,學員都是產官學界的智庫菁英,每本教科書要價上萬元,大家談的其實都是風險。

「風險並不只來自於競爭對手,環境和市場有時反而是更大的風險。」老師說,就好像兩條帆船在海上跑,重點是管理風和浪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知道最大的風險在哪裡。

推薦

多年後,來到臺灣大學風險中心開會,這個單位是融合了學術、公共政策與社會資源的研究平台,從「政府」、「民眾」、「產業」三方面角度來探索社會所面對的各種風險,強化對風險的溝通和行動。像最近這幾年疫情、碳排、能源都是該中心聚焦研究的議題。

特別是對中小企業,大家已經很清楚,如果碳權問題不解決,再過幾年,就會面對國內外的多重壓力。如果無法符合國際規範,產品就無法出口,還要面對政府的零碳政策,連車輛使用石油都會受影響。到時候,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碳權。這一連串的環保和能源風險,都正在倒數計時一步步向每個台灣人逼近。

在中美角力和兩岸緊張的情勢下,我看到的風險,是台灣的資本和人才的持續流失。像新加坡就成了意外的受益者,也成了許多台灣人避險的首選之地。

兩岸關係看來短期難以和緩,錢財和人才如果一直流往新加坡,對台灣的未來肯定很傷。但是這件事看來又很難處理,政府該沒辦法出手處理「新加坡淘空台灣」這樣的風險。

各種風險裡,無知其實是最大的風險,對未來能掌握多一分資訊,其實就是減少一分風險,以下這幾本書談的是未來世界可能面對的各種風險:

《大威脅》:本書作者羅比尼外號是「末日博士」,他曾經精準預測了2008年金融海嘯。這位經濟學家花了一年半時間研究未來的幾個大危機,書中指出,人類史上最大的債務危機即將到來,世界各國的民間與公共債務將比二戰時期高,而高齡化、自動化將會造成「逆全球化」,使人類整體的生活成本升高。即將襲來的大停滯性通膨危機,甚至超越1930年代的大蕭條。

《亞洲大未來》:這本書認為,亞洲時代已然來臨,亞洲國家是已經成為國際商業的領導力量,未來十年內,亞洲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超過全球其他地區,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印度位居第三,第四名是由十個國家組成的東南亞國協。過去20年來,亞洲的自由貿易協定增加了10倍,占全球貿易量的半數。亞洲國家也以領導者之姿,促進CPTPP、RCEP等「巨型自由貿易協定」不斷問世。亞洲且以極快的速度整合,將形塑全球貿易的樣貌。在這樣的情勢下,身處亞洲關鍵地帶的台灣,該如何洞察各種風險,化危機為轉機?

《下一個現在》:十年前,作者瑪麗安預測了網紅的興起、隱私喪失、花美男將成趨勢;2019年,她還預言未來人類要天天戴口罩。在書裡,她更大膽的說,未來每個人都會被植入晶片,科技公司與政府衛生單位將合作創立「傳染病預警系統」,利用每個人身上的晶片來檢查血氧濃度和發炎指標,甚至標記出潛在的感染源。未來,人們和朋友、家人的相處時間會愈來愈少,卻愈來愈能接受訂作一個人工智慧性伴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企業人物/蘇文寬詩書一體 經營不藏私
下一篇
趨勢觀察/美元還有升值空間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