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85字
在低溫寒風中已來到2023年。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指出,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3.2%,預估2023年成長率降為2.7%;在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則預測,2022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為3.06%,2023年將降為2.75%,顯示出全球與國內經濟已經開始呈現走緩趨勢。
世界正已超乎我們預期的速度在變化,不管對個人或企業而言,未來面對的衝擊與挑戰不會比去年少。抱持自怨自艾、恐懼害怕的心態,並無法閃躲直面而來的困境,唯有擬定明確目標、勇於嘗試,企業才能迎向曙光。
分享最近閱讀一本有趣的書籍——《像樹那樣生活》(I want to live like tree)。書中提到杜松樹生長在地勢險峻且乾旱的岩石縫隙,只能靠著貧瘠的土壤以及少許的雨水維持生命,卻讓杜松樹鍛鍊出耐乾旱、耐嚴寒的特性。對比杜松樹的生長環境,企業所面臨的險峻環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企業不是一人而是多人聚合的團隊,在營利的同時,需要滿足組織成員心靈上的需求。首先是領導人必須強力塑造紀律文化、學習文化、績效文化。企業文化猶如企業的根,根扎得愈深愈廣,樹幹才會成長,也才能枝繁葉茂,抵擋酷熱與嚴寒。
其次,以核心價值觀凝聚成員的認同與承諾,並配合日常管理、目標管理手法與工具,協助成員訂定工作流程、應交付的成果、達成目標的時間表,利用績效管理,讓目標與績效周延且有效連結,直至達成任務。
一般來說,企業文化皆隱約存在,領導人務必經由不斷的灌輸、說明,並透過瀑布式的傳遞,讓團隊中每位成員都能充分了解且承諾實踐。儘管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遭遇困難與障礙,也會激發出「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的」的勇氣。
尤其面對現今錯綜複雜的環境挑戰,可善用情境規畫之(1)界定決策重點,聚焦議題;(2)認定關鍵決策因素;(3)分析外部驅動影響因子;(4)預演未來情境,來擬訂解決方案及行動策略等步驟,並加以掃瞄未來大環境的變化,描繪出「願景板」作為引領團隊前進的羅盤。甚至進一步蒐集內部資源的數據,應用AI技術加以分析、整合,建立AI預測模型,據以擬訂年度策略規畫並能涵蓋風險管理。
同時,在執行過程中運用「加、減、乘、除」,不斷將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在每個細節設定衡量的標準,建立可隨時檢視策略與營運計畫實施成果的機制,利用PDCA管理循環與標竿學習,持續改善,落實績效管理。
再談回杜松樹。韓國某些地區,杜松樹旁會開著美麗的杜鵑花。原來,杜松樹就算是生長資源有限,卻能以共生、共好的胸懷來接納杜鵑的種子,一同生存下去。
企業經營更應該如此!組織裡每位成員不管先來後到,都是企業創造價值的資產。雖然領導人每天必須面對如何兼顧短期績效與長期發展的挑戰,利用無薪假、裁員來達到精簡人力、降低成本,或許是簡單快速達標的手段,卻也是最易讓員工心生埋怨、勞雇關係緊張的作法。
我建議在不景氣時,組織可爭取政府補助資源,協助員工擬定完善的學習方案,不僅可降低成本,也能促進員工提升個人技能蓄積能量,勞雇關係由「銀貨兩訖」轉變為「志同道合」的夥伴,才能一起為組織目標而努力。
2023年歲次癸卯兔年,也稱水兔年、黑兔年,是充滿變化的一年,可以預期企業經營之路將充滿險阻、布滿荊棘,領導人得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準備,增強因應環境急遽變動的韌性,定能「拋開陰霾,擁抱光芒」。擬此與企業好朋友共勉,並祝賀諸位:前兔似錦,兔躍新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