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72字
後疫情時代,「變動」已成為常態,我們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各國歷經了大失業潮,又隨著復甦而產生大缺工潮,並伴隨通膨風險跟國際地緣政治的危機。
這種情況下,企業在永續發展這個議題,關鍵挑戰就是人才爭奪戰。尤其在台灣,隨著半導體領軍的電子業加大對國內投資,人才缺口也對於求職市場產生漣漪。「雇主品牌」也成為兵家必爭的領域。
然而,雇主品牌不單只是對於潛在求職者的包裝而已,相較於公司本身形象與產品的品牌,雇主品牌是最難經營與維護的,甚至是許多公司最容易發生公關危機的地方。因為可能一場面試的體驗糟糕,就會被上網爆料。而雇主品牌也十分在乎內外的「一致性」,換句話說,若是說的與做的不一樣,很容易在網路時代被踢爆!
因此,想要在人才爭奪戰中嶄露頭角,就必須「以人為本」——由領導管理階層帶動賦能員工的思維,進而達到推動組織內「人才成功」的境界。雇主應該讓員工知道,當你幫公司創造價值時,公司也能使你更有價值;員工也要抱持著,只要公司能讓自身成長,自己必須盡力幫助公司壯大。
以下四個方法,可以透過協助員工自我實踐,使其在組織內外成功,進而成為組織的雇主品牌大使,從自身體驗感受宣傳,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我把這四個方法的首字縮寫拚為「PEAK顛峰法則」:
1.Purpose(明確宗旨)
一個擁有明確的使命願景的企業,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員工,也能增進團隊對於組織的認同,更能因此相信自己在組織的貢獻,能夠因自身認同組織的願景,成為自我實踐的一種方法。
當前許多的年輕人期待能活出影響力的職涯,所以要透過組織本身的願景,去賦予工作更高的價值與意義。
2.Environment(環境營造)
要塑造一個「以人為本」的職場環境,從「人員→業務→財務」三層思維展開。也就是先讓組織內的「人才成功」,塑造學習型組織氛圍,賦能他們擁有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環境。人才發展的本質就是賦能員工有能力可以在學識、能力跟專業技術上,可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未知問題。
此外,要鼓勵自主學習,透過一些遊戲化獎勵機制讓員工更有動機,使持續學習成為企業文化一部分。企業讀書會,就是一個塑造學習組織的好方式。
3.Association(深化連結)
在蓋洛普的「工作投入調查」中,就有一項是詢問「你在工作中有沒有好朋友?」要在組織內創造歸屬感與認同感,人與人的連結非常重要。建構安全透明的溝通環境,鼓勵員工展示軟弱跟請求協助,發展有效的團隊動力是很好的方法。
4.Knowledge(知識複利)
知識要被使用才是真正有價值,這樣說起來,學習的本質就是讓自己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要創造能讓知識得以實踐的場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