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ESG最前線/源頭管理 降低隱性成本

本文共1014字

經濟日報 吳育宏(威煦軟體開發公司總經理)

台灣和許多國家一樣都曾發生食安風暴,引發社會大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促使廠商加強對上游原物料的管控,也就是所謂的「源頭管理」。

除了消費市場的「食品」之外,源頭管理對工業市場的「化學品」也同樣重要。特別是台灣的半導體、PCB、機械、紡織等產業,關鍵製程使用到大量的各式化學品,在法規愈來愈嚴格的趨勢下,化學品管理對製造業是重中之重的課題。

我們都知道「產銷履歷」用來追蹤食物的源頭,包括:生產日期、生產者、生產地等資訊,如同食物的履歷表或身分證一樣。至於化學品的身分證,則是「安全資料表,SDS(Safety Data Sheet)」,它記載了化學品的名稱、危害辨識資料、急救措施、儲存方式等資訊。

但是在實務運作上,建置SDS是管理人員的一大挑戰。傳統的Excel或Word表單,在跨單位、跨廠區的資料整合上不容易操作。因為化學品的使用單位通常分散在不同地點,而彼此的表單沒有及時連動與更新,造成許多重工(Repeat Job)的發生。

至於傳統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或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製造執行系統),最初並非針對化學品的運作方式來設計,既有欄位功能無法滿足實際運作需求,還是必須額外用人工表單來輔助管理。

曾經有化學品管理人員告訴我,他每個月光是花費在SDS資料的人工輸入、複製貼上、比對檢查的時間,就高達三分之一的工時。這些耗時耗力的投入,都是看得到、計算得出來的「顯性成本」(Explicit Cost)。

然而,對於處理「高價值、高風險、高專業」的化學品管理人員來說,低價值工作磨耗掉寶貴的精力,進而削弱在策略性工作的專注力,後續帶來的潛在風險與損失,才是難以量化的「隱性成本」(Hidden Cost)。

有些客戶在導入「化學品管理系統」(化學雲)初期,以為就是單純減少傳統人工作業的時間而已。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原來化學品管理建立「全局觀」,可以延伸到實驗室、環安衛部門、品管部門、生產部門,乃至於全廠區的安全意識與風險管理。做好源頭管理,避開了隱性成本與潛在損失,才是數位轉型帶來最無價的效益。

記得小時候玩積木,我總是很沒耐性想要趕快完成。尷尬的是各別部位組裝得不夠精準,要拼湊出完美的成品就很困難,常常得拆掉重組。母親告訴我:「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才是最省力的方法。」

我想數位轉型的推動,也適用這個道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發現薇趨勢/自己當老闆 搞懂創業眉角
下一篇
商業興觀點/從永續消費行為找商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