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趨勢觀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 揭開成功老化方程式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提供

本文共1258字

經濟日報 李珣瑛

能優雅、健康走完人生路,是許多人的想望;享耆壽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僅臥床一天以96歲辭世,堪稱成功老化典範。而台灣再過三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若能活得快樂又健康,不僅減輕家庭照護負擔,也能減輕社會醫療支出,帶來正面效益。

荷蘭的銀髮終身公寓打造友善社區,讓長者成功老化。(網路照片)
荷蘭的銀髮終身公寓打造友善社區,讓長者成功老化。(網路照片)

兩面合作 治病於未病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結合科技之力、社會行為改變、創新商業模式,來達到成功老化,將是幸福超高齡社會的關鍵處方。

推薦

劉文雄闡述「成功老化」的定義,是要縮短不健康存活年,並且讓長者從健康、到不健康直到離世,都能有快樂、有尊嚴、有成就感。

老化雖是自然現象,但可藉由「選擇性優化及補償」輔助長者將自理的事做得更好。若是腿腳不利索者,可以讓長輩動手做事增加成就感,為高齡者預備可選擇、能優化、有代償功能的環境,從中達到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目的,壓縮不健康生存年數。

日本銀木犀老人住宅打造友善社區,讓長者成功老化。圖為銀木犀老人住宅其中一棟的外觀...
日本銀木犀老人住宅打造友善社區,讓長者成功老化。圖為銀木犀老人住宅其中一棟的外觀,大部分住戶為失智長輩。圖/取自日本銀木犀網站

例如:日本銀木犀、荷蘭終生公寓等,都是打造友善的社區照護環境,讓長者身心健康、成功老化的極佳案例。

近來,工研院跟國衛院宣布共同朝兩大面合作,一是數據分析,國衛院有台灣健康數據,工研院有國外及實驗累積的數據,可結合二者之長,做出健康風險評估模型,預測長者健康;第二是與國衛院合推示範社區,將科技與社區結合,以科技賦能提高社會參與率促進身心健康。劉文雄表示,在老化過程中,工研院以預防為首要目標,發展精準健康;其次才是精準醫療,也就是發揚古代良醫治病於未病的觀念。

劉文雄認為,要達到成功老化,科技、社會行為改變、創新商業模式三者缺一不可。科技方面,工研院近年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其中一個方向為「健康樂活」,結合跨領域科技,鏈結台灣ICT產業及醫療體系優勢,發展從健康管理及預防、疾病診療到療後復健,都能做到無縫接軌的全人照護科技。

健康樂活 跨領域結盟

例如,工研院在新竹光復院區打造「銀髮聚寶盆」照護場域,將照護需求分為尚能自由走動、臥床照護、失智照護三個階段,依此發展不同科技。譬如在健康管理及預防階段,工研院藉大數據找出特定心臟疾病、高血壓、失智症等的罹病風險因子,以科技介入在預防階段監測使用者數據,當數值異常時就能及早發現並治療。

社會方面首重行為改變,劉文雄指出,長者不是累贅,他們是我們的將來。提高整體社會對長者的接受度,創造友善長者社區,如國外很鼓勵老幼共學、世代共融,有助增加長者身心健康。

劉文雄強調,發展成功老化最大的挑戰是創新的商業模式,如果沒有可實現的商業模式,只靠政府投入資源,難以形成健全的生態體系。因此,工研院成立「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找來橫跨資通訊、保險、照護服務、機構設施、學研等領域會員,例如錸工場、中華電信、南山人壽、國泰人壽等,就是希望從跨領域產業觀點,找出得以讓產業持續發展、有商機可圖的商業模式。

如今在觀念上,已從疾病治療進步到高齡照護,現在則要往縮短不健康年限的成功老化方向邁進。劉文雄說,發展銀色科技與創造新商業模式固然重要,但社會上的行為改變也很重要,要創造對高齡者有利的環境,讓高齡者在社會上持續老有所用,並形成產業願意投入的新商業模式,才能帶動社會與經濟正向循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智慧經營/陳懿文衝刺數位力 迎來大商機
下一篇
古書今贏/積極學習 強項加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